10月18日至20日,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隆重召开。大会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承办。本届会议以“研究心理规律,助力社会发展”为主题,在心理学与社会治理、校园欺凌、孤独症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社会老龄化问题、成瘾的相关研究等多个领域展开了学术交流与分享,彰显了中国心理学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持续大力推进心理科学研究、努力推进社会发展的态度与决心。
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应用机构2400余名学者齐聚杭州师范大学。我院教师高奇扬老师引领心理健康教育全体研究生及本科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期间收获颇丰。
10月18日下午,我院全体参会师生荣幸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系主任、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原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沈模卫教授亲切合影。
10月19日上午8时,我院全体参会师生参与了大会开幕式。开幕式在杭州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由大会执行主席、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科学院执行院长臧峰玉教授主持,大会主席、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周晓林教授为开幕式致词。中国心理学会前任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傅小兰研究员宣布了中国心理学会2019年终身成就奖(1位)、学科建设成就奖(16位),并为获奖研究者颁发荣誉证书。开幕式上,傅小兰研究员宣读了中国心理学会新一批认定的22位心理学家名单。《心理学报》主编李纾研究员、《心理科学》主编梁宁建教授分别宣布了各自期刊2018年度优秀论文奖并为获奖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开幕式在一片掌声中拉下帷幕,第二十二届中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正式开始。
10月19日上午,高奇扬老师带领全体参会学生听取了3场重点报告,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时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超教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亮研究员围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心理促进机制研究”、“道德认知与情绪的心理和脑科学研究与应用”、“人类空间导航行为的神经振荡机制及临床应用”、这几个主题进行。重点报告各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表示心理学研究只有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及时回应社会热点和关切,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报告引起了其它参会学者深度思考、积极探讨。我院参会师生认真做好报告笔记,并结合自身研究参与了讨论。重点报告中的分享交流讨论过程进一步提升了我院参会师生学术和科研能力。
19日下午,在高奇扬老师的组织引领下,我院参会师生根据自身学习与研究领域选择性地听取了数场专题论坛、专题研讨会、口头报告厅进行的相关领域报告。报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我院全体参会师生不仅充分感受到了当代中国心理学专家、学者们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也感受到了来自国内外心理学各个研究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
10月20日下午,我院全体参会师生听取了3场重点报告,分别是由浙江大学陈辉研究员、辽宁师范大学罗文波教授、北京大学易莉研究员围绕“注意与工作记忆交互机制”、“甲基苯丙胺成瘾者的时间知觉研究”、“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早期视觉注意”这几个主题进行的。报告研究紧跟时代前沿,与社会实际接轨,我院参会者深受启迪。
10月20日下午,第22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圆满结束,我院全体参会师生返校,并对此次参会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参会师生感受到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正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全局,服务社会,作为心理学工作者我们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励志要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心理学科学研究中,不忘使命,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