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索和理解社会认知的新趋势、进一步推动国内社会认知研究共同体的发展,由绍兴文理学院大脑、心智与教育研究中心、《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平台主办,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哲学分析》编辑部、绍兴市心理学会共同协办的第三届“社会认知前沿问题研讨会”于6月21日至23日在浙江绍兴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交叉学科视野中的社会认知大图景”。本次会议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新兴交叉学科重大扶持项目“他心直接感知的神经哲学基础与实验研究”(21XXJC05ZD)资助,来自国内近4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余位专家学者、硕博士与会,从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生物学、语言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考古学等学科话语出发,围绕人际神经科学、心智化、集体意向性、人工情感智能等新兴的社会认知问题域展开跨学科与超学科的深度交流、交锋与交融。
会议参会人员合照
研讨会开幕式
6月22日上午,绍兴文理学院教授陈巍主持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晓力、北京大学教授苏彦捷、中山大学教授王华平致开幕词。
由陈巍教授和高奇扬副教授为绍兴文理学院大脑、心智与教育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学术委员会和研究员颁布了聘书。
围绕社会认知前沿问题,在22日上午安排了三场主旨报告,分别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李康的“情感人工智能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晓力的“大模型通向AGI的圣杯之战”;浙江大学教授李恒威的“人技共生:人类世、技术圈与赛博格”,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成素梅担任主持人。
主旨报告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李康做了题为“情感人工智能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的汇报。提出目前的人工智能存在智商高但情商低的问题,从语言分析、表情分析、神经活动分析、生理分析四个层面去讨论如何提高人工智能对情感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此外,李康教授还介绍了自己和团队研发的血谱光学成像技术,并介绍了其在测心率、呼吸、压力、乃至测谎方面的实用性,探讨了把人工智能应用到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中的可能性。中山大学教授王华平进行了点评,对这种技术在社会上如何运用提出了疑问。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晓力做了题为“大模型通向AGI的圣杯之战”的报告,谈论了人工智能的生成与具身智能体落地的认知,刘教授表明贝叶斯、主动推理预测心智等,需要弥合两代人的观念、结合生态心理学来构建生成性认知,如何利用具身认知的资源促进人与人工智能的交互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即按照动缘理论和具身-生成认知的观念,创造一种有主观意愿、具有意识性的具身-通用人工智能。绍兴文理学院教授蒋柯进行了点评,表明刘教授的报告给他带来了启发,思考一种简单的、有动员性的模型是否更为适宜,同样也对人工智能最后一公里是否会带来冲突提出了疑问。
浙江大学教授李恒威做了题为“人技共生:人类世、技术圈与赛博格”的报告,提出在人类世这一历史新纪元,存在有效加速主义与减速主义两种倾向;接着介绍了技术研发侧与技术使用侧的不同动机,介绍了了互动论、建构论、动力系统理论、心智的生命观、生成论等理论,并且将人技共生类比生物共生,提出“理想的人技共生是互利共生或人类角度的偏利共生。”北京大学教授苏彦捷进行了点评,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谈了谈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提出“理解”与“反思”在人机共生是非常重要的,能帮助我们有效地纠偏。
22日下午的主题报告(一)
由中山大学教授李珍主持,安排了四场主题报告,分别是宁波大学教授尹军的“共享目标信念驱动的群体行为预期”;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张明明的“两种常见合作解决问题方法的神经机制:人际神经同步的视角”;复旦大学副研究员张萌的“认知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张静的“‘大局为重’与‘独善其身’的知觉加工机制”。
宁波大学教授尹军做了题为“共享目标信念驱动的群体行为预期”的汇报。聚焦于基于行动目标的群体行为预期,揭示了基于行动目标的群体行为一致性预期受到共享目标信念的驱动,提示社会群体不只是划定人群的边界,而且可诱发人们自动提取和利用特异于群体的先验信念,其决定群体认知。浙江大学教授何洁进行了点评。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张明明做了题为“两种常见合作解决问题方法的神经机制:人际神经同步的视角”的汇报。阐述了共同合作与分工合作的定义,并通过七巧板实验来总结共同合作和分工合作的影响因素,最后总结得出结论:共同合作需要协调。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薛少华进行了点评,指出张明明的报告中共同合作和分工合作的定义不够清晰。
复旦大学副研究员张萌做了题为“认知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的汇报。表明了考古学是通过物质遗存来重建人类过去的学问,认知考古学是“透物见人”的重要一环,认为认知考古学必须建立在科学和人类学的推理基础之上。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张静做了题为“‘大局为重’与‘独善其身’的知觉加工机制”的报告,从文化心理学视角进行研究,阐述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概念。绍兴文理学院博士孙芬芬随后进行了点评。
22日下午的主题报告(二)
由绍兴文理学院副研究员董达主持,安排了五场主题报告,分别是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谭笑的“Distributed cognition and group mind”;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小红的“情绪抑或情感:机器人究竟可以有怎样的human affective states?”;安徽大学副教授黄原的“社交机器人的情感欺骗与用户的认知义务”;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何静的“社会感知中的偏见与预测加工”;东南大学副教授张学义的“脑机智能:集体心智的新话域”。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谭笑做了题为“Distributed cognition and group mind”的汇报。表明分布式认知是辩护集体心灵的常见方式,它辩护的是一种不能还原到个体主体的、拥有实在本体论意义的集体。上海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牛婷婷进行了点评。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小红做了题为“情绪抑或情感:机器人究竟可以有怎样的human affective states?”的报告。基于当下认知科学进展,剖析社会性机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所指涉的一系列哲学问题。贵州大学教授黄侃进行了点评。
安徽大学副教授黄原做了题为“社交机器人的情感欺骗与用户的认知义务”的报告。从情感的欺骗导入,阐明了欺骗的标准,具体分析了原初信念和理论信念信念。天津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段素革进行了评价,认为黄原的汇报中消除了摘要中存在关于欺骗的辨析问题,但在从错误的信念到不道德的信念中存在困惑。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何静做了题为“社会感知中的偏见与预测加工”的报告。通过社会感知中的偏见案例分析偏见的概念,提出社会认知中偏见不都是负面的,认为过度泛化是导致偏见的重要因素,预测加工是偏见的神级生物学基础,最后得出结论:偏见不仅和认知有关,也和文化有关。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崔晋进行了点评,肯定其对于偏见研究的重要性,从语言学传播学方面结合分类继续研究。
东南大学副教授张学义做了题为“脑机智能:集体心智的新话域”的报告。介绍了脑机接口,探讨脑机接口如何改变集体心智理论以及集体心智的评价尺度及可视化模型,最后论述了第二主体强度作为第三尺度的可能维度是有必要的。复旦大学副教授王球进行了点评。
23日主旨报告
由绍兴文理学院博士刘庆明主持,安排了三场主旨报告,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员汪寅的“人际关系概念的认知图谱和跨文化比较”;浙江大学研究员潘亚峰的“人类合作学习的群脑协同机制”;复旦大学教授刘闯的“Moral realism defended by group facts via evolution”。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员汪寅做了题为“人际关系概念的认知图谱和跨文化比较”的报告。介绍了人际关系这一重要的社会认知对个体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了包括大规模在线问卷、认知实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模型在内的多种研究手段,对全球不同文化背景下以及跨越三千多年的历史文本中的人际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尽管文化各异,人际关系概念的认知空间具有普遍性,主要由五个核心维度——形式性、主动性、效价、交换性和平等性——以及三种基本关系类别——敌对、公共和私人关系——构成。这项研究不仅系统性地揭示了人际关系概念的认知结构和文化差异,而且深化了我们对人类社会行为背后动因的理解。南京大学教授李岩松进行点评,他请教了一些技术问题,询问不同种族或是不同国家使用同一个模型是否适用。
浙江大学研究员潘亚峰做了题为“人类合作学习的群脑协同机制”的报告。介绍了通过近红外来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群体大脑的协同特征及其功能性含义,实验发现在合作学习中三分钟左右的数据便可以预测最后的学习结果,并指出共识产生的瞬间对合作学习很有帮助,探讨了这些教育神经科学发现对于教学互动和教育实践的指导价值。复旦大学副研究员刘皓滢表达了对这一实验的一些疑问并提出其他不同的合作学习如用红宝石记单词、一起做手工、游泳等是否也会产生脑间同步,并且也有利于学习。
复旦大学教授刘闯做了题为“Moral realism defended by group facts via evolution”的报告。他提出了伦理实在论的挑战,以及如何从演化博弈论的角度去解释道德实在论,解释了道德的两种起源,强调了集体身份与道德的关系,本文试图为道德与客观事实或道德与科学之间的不相容这一长期存在的哲学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现实主义解决方案,提出存在道德事实,是一种群体或社会事实,它们具有独立的、二阶的本体论,不同于自然的、一阶的事实。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刘畅进行了点评,对目的论是否可以解释道德现实提出疑问。
23日上午专题报告
23日上午的专题报告由上海大学教授刘小涛主持,安排了两场专题报告,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浩军的“现象学可以自然化吗?”;以及南开大学副教授张俊国的“社会认知理论:从对立矛盾到相容协调”。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浩军做了题为“现象学可以自然化吗?”的报告,这一报告,介绍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指出其及时非自然主义也是反自然主义的,二目前的认知科学研究可以求助或借鉴现象学,提出胡塞尔对自然主义的驳斥并非反科学主义,事实上现象学与认知科学可以交流对话、相互启发、相互约束。并且提出了现象学自然化的三个途径:形式化的现象学、神经现象学与前载现象学,这些成果表明,现象学已经从理论构造阶段进入了实践应用阶段。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于爽进行评议并表示受益良多。
南开大学副教授张俊国做了题为“社会认知理论:从对立矛盾到相容协调”的报告,引用生动的例子阐述了心智理论、直接社会感知理论等,指出人类拥有“聪明”的社会感知,因此有以下两点争论:一是他心是否可知和可感,二是我们通过什么方式理解他人,这两种理论是对立矛盾还是可以相容协调的,作者提出心智理论和直接社会感知理论在"弱"意义上都承认不可见和可见,这里的"弱"可能指的是它们都承认存在一定的直接感知能力,但这种能力可能是有限的或者需要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实现。社会认知是一个类感知过程,它基于感知但不同于纯粹的感知。这意味着社会认知可能包含对感知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和解释。社会认知中的感知和认知、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是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理解他人的复杂过程。天津大学副教授张巍做了点评并且提出对于未来的机器而言,这两种理论如何利用的疑问。
23日上午的闭幕式由陈巍教授主持,刘闯教授做会议总结并致闭幕辞,表达了对于社会认知前沿问题研讨会的美好祝愿。
下一届社会认知前沿问题研讨会主办方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何静致欢迎辞,为下一届社会认知会议发出真挚的邀请。
至此,本届社会认知前沿问题论坛圆满结束。
供稿:金昕哲
摄像:杨洲
审核:陈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