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学工作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学院领导
    • 机构设置
    • 百年师范
  • 师资队伍
    • 小学教育系
    • 心理学系
    • 学前教育系
    • 体育系(公共体育教学部)
    • 荣休教师
  • 专业建设
    • 小学教育
    • 学前教育
    • 体育教育
    • 应用心理学
  • 学科建设
    • 一流学科
    • 项目申报
    • 科研成果
    • 学科建设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信息
    • 教学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教改项目
    • 课程建设
    • 教育见习实习
    • 毕业论文
    • 精品课程
    • 文件汇编
  • 党建工作
  • 学工在线
  • 社会服务
    •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 绍兴市心理学会
  • 专业认证
  • 下载专区
      ·   教师教育学院关于2025年上半年推优入团...
      ·   教师教育学院第十三期“祖楠班”拟推荐...
      ·   教师教育学院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论文(...
      ·   教师教育学院第十三期“祖楠班”拟推荐...
      ·   关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单项奖学金评...
      ·   关于2025届绍兴市优秀毕业生候选人评选...
      学院动态

      杨宗辉教授做客风则江大讲堂讲授“刑事一体化视域下侦查学研究”

      2025-05-19  点击:[]

      2025年5月12日下午,由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主办,浙江省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检察理论研究基地、绍兴文理学院文化与教育法治研究中心、绍兴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承办的风则江大讲堂第375期讲座,在我校风则江大讲堂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杨宗辉教授作题为《刑事一体化视域下侦查学研究》的学术报告。




      绍兴文理学院胡云进副校长担任讲座的主持人。他介绍了杨宗辉教授的学术成就:杨教授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二级教授、犯罪治理研究院院长;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侦查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他还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安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法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杨宗辉教授在白俄罗斯国立格罗德诺大学取得博士(Ph•D)学位,并担任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高级研究学者、中俄经济与法比较研究中心主任;他先后用俄文和中文出版了著作《犯罪伪装的刑事侦查特性》(俄文版)、《侦查学前沿问题研究》《侦查方法论》等5部,在《法商研究》《法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对我国与域外相关国家,在刑事侦查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交流与互鉴,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杨教授在讲座的开始阶段通过引介李斯特、安塞尔等域外学者的“整体刑法”“新社会防卫思想”等理论,对“刑事一体化”理论的历史源流做了介绍并指出,刑事司法一体化理论既是学科体系的融合要求,更是实践运行的制度重构;从理论上讲,它旨在打破实体法、程序法之间的学科壁垒;从制度上讲,它要求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环节之间实现流程协调、理念一致。在讲座的第二部分,杨教授指出,侦查行为既受到刑事实体法的界定约束,又必须在程序法所规定的权限框架下运行,因此必须构建“三法合一”思维:即以刑法划定侦查的合法对象,以诉讼法明确侦查行为的程序边界,以侦查学实现操作路径与策略的合理选择。在对侦查理论具体构建的探讨中,杨教授指出:侦查学不仅应立足刑法与诉讼法的规范体系,还需深入整合社会学、心理学、犯罪学等相关知识。他以有关“诱惑侦查”“心理接触”“非语言行为识别”等多个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分析了在复杂案件侦办中,如何科学运用跨学科知识提升侦查质量与司法合法性的方法和路径。在讲座的最后环节,杨教授指出,在智能司法背景下,立案程序标准不应因技术进步而放宽,否则容易将治安管理手段与刑事侦查混淆,造成公权对私权的过度侵入。对于侦查权的性质,他认为应坚持其司法属性,强调侦查活动应受司法程序约束,防止行政权逻辑在刑事领域的滥用。



      绍兴文理学院法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检察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刘晓山教授作总结致辞。他指出:本次讲座不仅汇聚了来自于绍兴地区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实务专家,也吸引了绍兴文理学院、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涉及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师生参与,体现了刑事一体化理论和方法对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的高度关联性和指引性。刘教授特别强调,杨宗辉教授对刑事法律制度、侦查方法和智能司法新兴领域的全景式讲解,不仅对地方刑事司法实务给予了有力指导,也为高校法学教育和研究提供了重要启发。通过杨教授的讲座和他后期的持续指引,一定会对绍兴文理学院法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以及绍兴地区乃至于浙江省的刑事司法工作起到有力的影响和推动!



      上一条:学院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考察交流
      下一条:院分工会组织会员赴上虞岭南覆卮山春游


      【关闭】

    校址:绍兴市越城区城南大道900号  |  邮编:312000  |  电话:0575-88342095  |  传真:0575-88315325
    浙ICP备07005811号  |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