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学院秉持“以生为本、严管厚爱”的工作理念,引导学生浓学习之风、践文明之行,做到知行合一、培根铸魂,着力形成师德教育与卓越成才的长效机制,将“锤炼职业师德”贯穿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全过程,扎实开展“身正为范讲规矩、学高为师促学风”主题活动并蔚然成风,力求学风建设的力度、效度、温度,全员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院训。
一、强化学风建设与班风师风关联各方的互动性,健全学风建设体系。
学院制定《教师教育学院班级量化评价实施细则》、《教师教育学院学生分级分类团队导师制实施意见》、《教师教育学院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细则》,修订《教师教育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将学风作为班风建设与班主任评价的重要内容,以党建团建的优秀朋辈和课程思政的“课堂回音壁”引领学风,开展“走近倾听校友、选树师生典型”学风师风宣传实践活动,从个体学风、团队与班级学风、师德教风、第二课堂等不同层面加强学风建设,使学风建设与人才培养、师德锤炼有机融合,充分展现育人成才的积极导向,形成相互配套支撑的院风学风长效工作体系。
二、强化学风建设与日常文明规范管理的协同性,夯实学风建设基础。
为着眼未来人民教师培养,学院高度重视文明风尚建设,使“身正为范”与日常文明言行成为优良学风的牢固基础。发出专项倡议,积极打造课堂礼仪示范班,开展文明骑行志愿督查工作,力争缴费考试诚信守诺、书院寝室内务整洁,强化以“五防五守”为基础的安全法纪教育,明确在评奖推优中一票否决的日常管理负面情况。自开学以来,坚持做到了课堂考勤100%覆盖、学生负面行为100%约谈处理,使广大学生在文明寝室、示范课堂、和美校园等建设中保持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三、强化学风建设与人才培养卓越计划的针对性,谋求学风建设创新。
学院学风建设通过亮志愿精神、优素质能力、提科研创新、促多元发展等,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厚植“爱国爱教”情怀,以关爱“小候鸟”、“小海豚”为载体,开展专业化、体系化的志愿服务工作,让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强责任、做贡献。坚持以“教学之星”系列比赛为抓手,强化学生教学基本能力训练。开展学生成才诉求期望的研判分析,组建导师团队,制订《教师教育学院学生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与核心期刊奖励办法》,浓厚研究性学风,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课题立项,努力提高学生科研项目的结题率和论文发表数量,积极培育省市级学生科研创新成果。目前,在鼓励考编的同时,学生科研立项数、考研备考数、出国游学交流数、论文撰写待发数等均有望明显提升。
与此同时,学院积极落实班子成员的“五联系”制度,不断优化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对学业预警学生、校外住宿学生、身心困难学生等的结对帮扶与走访关怀工作,彰显学院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