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绍兴文理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发展论坛在河西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绍兴文理学院副校长柳国庆,绍兴市教育局副局长方邵旭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刘海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教授沈模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教授陈辉,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张新平,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林,台州学院教师教育(体育)学院院长张夫伟,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阎书昌,绍兴文理学院组织部部长黄曼,绍兴市教育局职成教处处长、高教处负责人沈华梅出席活动。到场还有学校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学院党政班子、师生代表等。论坛由教育与心理学院党委书记罗润锋主持。



论坛第一阶段举行了教育与心理学院揭牌仪式。院长陈巍致欢迎辞。黄曼宣读学校党委关于学院更名的文件。随后,柳国庆与陈巍共同为教育与心理学院揭牌,标志着学院正式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会上还设立了“心理学与认知科学门徒奖”奖学金。

柳国庆代表学校向学院的更名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和学院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并就教育与心理学院内涵式发展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坚持科学定位,做强教育学科,成为学校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和“压舱石”。二是强化特色引领,传承创新,登高望远,在做大做强教育学科的同时,实现心理学科的特色发展。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引育并举,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方邵旭辉强调,学院更名是绍兴文理学院主动适应产业变革、优化学科生态、完善育人体系的关键一步,是绍兴高等教育深化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他对学院提出四点期望:一是坚守育人初心,构建“教育+心理”协同育人新模式。二是勇立学术潮头,打造教育与心理融合的特色高地。三是扎根地方实践,服务绍兴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四是深化协同合作,构建“高校-基础教育-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育人共同体。
论坛第二阶段特邀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海峰、沈模卫分别作主题报告,围绕学院更名的意义及人机交互的前沿研究展开学术交流。
此次发展论坛的举办,标志着绍兴文理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站上新的历史起点,未来将秉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助力学校建设国内一流的城市综合性大学。

文字:陈煜雯
审核:郑雷、陈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