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我院“关爱小候鸟”陈家葑小学教育帮扶团为小候鸟们精心准备了一堂精彩纷呈,思维激荡的趣味奥数课。
趣味奥数的课堂上没有生硬的公式背诵,也没有复杂的数学应用题,有的只是简单的图形、数字模型与不简单的数图结合运用。志愿者张灵杰以平行四边形的移动转变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了解有关火柴棒移动的数学题。他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废弃木板纸制作教具,直观生动地演示数学问题,将数学与生活自然结合,积极调动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同时,根据以实践带动理论,以理论巩固实践的原则将全班分成7个四人小组,引导各小组成员合理利用下发的道具进行合作探索实践、互补共享知识。孩子们对于这种益智问题兴趣十足,立刻开动大脑,冥思苦想,手上也不停,来来回回地摆弄充当木棍的笔。想到答案的小朋友们几乎是以抢答的方式,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交谈间迸发着智慧的火花。
“老师,不要下课了!”、“老师,下节美术课改成数学课吧!”同学们课上都踊跃参与、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浓烈;课后更是意犹未尽,老师和孩子们都期待下一次妙趣横生的数学课堂。
有这样一句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想,这也就是我们志愿者希望让孩子们感受到的数学魅力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