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毅行不辍
心有璀璨,身赴星河
一名特殊的教师,守护特殊的天使
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
她就是我们今天要走近的人物
——柴丽慧
柴丽慧,我院小学教育专业2010届学生,在校期间曾获校优秀毕业生,综合二等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现任杭州市湖墅学校一级教师,办公室副主任,校优秀共产党员。在职期间曾获2021年杭州市特殊教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2020年获得“表现突出个人”。参与的课题和论文多次在区论文比赛中获奖,并在拱墅区特殊教育30周年成果展上执教公开课。

天道酬勤,恒者必胜
柴丽慧提及,读初中时就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内心遂萌发出了成为一名英语老师的想法,但由于分数限制,大学接受了调剂,在机械类专业就读后转为小学教育专业。趣之所起,一往而深。回想起转专业的漫漫征程时,她提到起初的学业压力其实蛮大的,学业任务是其他人的两倍,但她认为这样的生活非常的充实,给她带来了无尽的幸福感。其中不乏老师对她的帮助与鼓励,还有自身的勤勉与刻苦。她常常早起练习英语口语,增强专业能力;也经常挑灯苦读至他人梦乡之时;在锻炼教学技能方面,她和同学们经常去微格教室模拟上课并拍摄视频以做纠正;谈到说课时,她在反复的练习中总结出课堂的生成需要预设的过程,学生们必须去实践才能领会其中的奥秘。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临近毕业,柴丽慧在大学时选择了考编、考研“两条腿一起走”,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考编与考研对于她来说其实并无多大区别,反而有很多共通之处。考编和考研在笔试和面试上都有共同点,日常中的实习,兼职等等就可以锻炼面试技能,二者并不冲突,所以考编与考研同时进行是非常值得的。期间,在考编的一次面试中,她听了研究生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面试过程后,深深地感觉到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的差距,于是她开始潜心读研。在研一时柴丽慧以课程学习为主,并大量阅读文献,打下夯实的理论基础;研二时逐步向学术领域转变,与导师一同实践研讨;研三时准备毕业论文和求职。读研期间,她荣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如今,教龄已经五年的她仍然无悔自己考研的决定,考研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升,更帮助自己拓展出更多的可能性,在理论与实践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论。

饮水思源,成才念师
在读研的过程中,柴丽慧找到了自己的心之所向——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即运用特殊的方法、设备、措施对特殊的对象进行教育。柴丽慧之所以会选择特殊教育,其中不乏冯燕老师上的全纳教育课程的影响。全纳教育是特殊教育的升华,她在冯燕老师的课堂上了解了全纳教育,知道了特殊教育老师是社会中的短缺人才,也明白了特殊孩子需要特殊教育老师的重要性,这在她心中深深埋下了一颗成为特殊教育老师梦想的种子。冯燕老师,系我校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柴丽慧说到自己要特别感谢冯燕老师,冯燕老师不仅仅是她的导师,更是她成长路上的领路人,是冯燕老师将她带到了特殊教育这条路上,使她深深地爱上这份神圣的职业,并为此孜孜不倦地学习与实践。

与爱同行,栽培生命
爱默生说:“有史以来没有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柴丽慧热爱这份职业并一直享受教书育人的过程,她认为与小朋友们交往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因为很多时候,他们总是可以给成人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和小朋友们相处可以保持纯真的内心,做完全的自己。这对她而言,并不仅仅是认可,更是内心的充实。
在教学理念方面,柴丽慧提倡要教育公平,不论是普通孩子还是特殊孩子,都应该受到平等的教育,不论是普通还是特殊小学的老师都应该掌握如何教导特殊孩子这样的技能。其次,她说要进行个别化教育,也就是因材施教,针对每一个孩子,都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兴趣以及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开展教学。
教育特殊孩子时,柴丽慧总是扮演着妈妈的角色。由于特殊孩子的认知行为等能力相较于普通孩子弱得多,依赖性也非常强,所以需要老师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照顾。同时,为了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她也扮演着他们的朋友。即使特殊孩子的发展和进步非常缓慢,当特殊教育老师收获的成就感也比普通老师少,但她仍然感到非常满足与幸福。孩子们的世界总是积极阳光、纯粹童真的,老师们也非常乐观向上,对学生们充满了爱与真诚,学校的人文关怀氛围也非常浓郁,这些都保障了孩子们在健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柴丽慧对未毕业的学弟学妹们给予了殷切期盼和鼓励:“你们现在做的每一份努力,都会在未来以某种方式回馈你们。”同时她希望已经毕业的学弟学妹们在以新教师的身份进入社会时,不要怨天尤人,做“躺平一族”,“年轻人,你吃亏的程度往往和你成功的几率是成正比的”,研究生导师的话她一直铭记于心,一切命运的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希望同学们砥砺前行,乘风破浪,如此方可青云直上,不负韶华,做新时代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