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学工作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学院领导
    • 机构设置
    • 百年师范
  • 师资队伍
    • 小学教育系
    • 心理学系
    • 学前教育系
    • 体育系(公共体育教学部)
    • 荣休教师
  • 专业建设
    • 小学教育
    • 学前教育
    • 体育教育
    • 应用心理学
  • 学科建设
    • 一流学科
    • 项目申报
    • 科研成果
    • 学科建设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信息
    • 教学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教改项目
    • 课程建设
    • 教育见习实习
    • 毕业论文
    • 精品课程
    • 文件汇编
  • 党建工作
  • 学工在线
  • 社会服务
    •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 绍兴市心理学会
  • 专业认证
  • 下载专区
      ·   教师教育学院关于2025年上半年推优入团...
      ·   教师教育学院第十三期“祖楠班”拟推荐...
      ·   教师教育学院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论文(...
      ·   教师教育学院第十三期“祖楠班”拟推荐...
      ·   关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单项奖学金评...
      ·   关于2025届绍兴市优秀毕业生候选人评选...
      学院动态

      大众健身公共服务平台--“体医结合”新模式 做运动健身的医疗师

      2017-05-10  点击:[]

      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有关运动的信息:健身房、微信步数、户外运动等。在国家“全民健身计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各项政策明确提出对健身康复新要求的大环境下,运动健身正飞速地发展着,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

      人们对运动的热爱程度在日益高涨,而运动损伤会导致我们无法完美去享受运动的乐趣,同时市场上充斥着一些错误的健身产品,不仅对身体没有益处,有些还带来了危害。在绍兴文理学院,名为大众健身公共服务平台的项目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项目的主旨就是为了防止运动损伤,以及进行运动损伤发生后的康复。

      见习记者 王悦褀

      厚积薄发的创业之路

      张亚楠是绍兴文理学院大三的学生,她的专业为“运动康复”,在全国各高校专业设置中可以说是非常冷门的。大众健身公共平台的“运动康复”模式,最初就是由她提出构想。“我高中读的是理科,大学的时候被分配到了运动康复专业,一开始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专业,于是就想去了解一下它的实效性,渐渐积累了很多的想法和知识。”

      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张亚楠感受到了健身热潮的冲击,她从中发现了专业特性在健身中的机会。“现在健身房很多,但许多健身房并不会像运动队一样配备‘队医’,很多人存在着一些错误或者盲目的健身形式,这会逐渐造成身体损伤。此外,现在办公室一族长期久坐,对身体的负担也很重,需要科学的康复指导,诸如此类的情况很多。”

      通过在健身热潮中的冷思考,她开始完善自身的思路,并且寻求更专业的指导。“因为我是学习委员的关系,所以我和许多任课老师接触得会比较多。我们课程安排里,有个别任课老师是外教,是这些领域的资深人士。我和他们说了我的想法,他们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并且给了我许多成熟的意见,让我在创业之初就避免了许多弯路。”

      与此同时,张亚楠还借鉴了许多前辈和先驱的经验。“在北上广深一些一线大都市里,已经有了类似我这样的运动康复模式,所以我也有过去了解和学习。在业界,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前辈陈方灿,他的许多视频我都看过学习过,并且每次来我们学校讲课我都听得十分认真,从他的经验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就这样,在自身有了想法的基础上,融入了优秀的想法和成熟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大众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就从想法走向现实了。

      “体医结合”一站式模式

      大众健身公共服务平台与健身房和医院不同,它是致力于打造科学健身一体化,精准服务一站式,基于体医结合新方略的公共健身服务平台。其主要由运动健康管理、体能指导训练、运动伤害防护、运动损伤康复四个模块构架而成。基于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专业性与稀缺性,面向广大群众提供康复服务。

      张亚楠说,其实这种模式就是将体育和医学结合起来,既有科学的运动健身,又有专业的医学辅助,让大众的各种与“体”有关的内容得到改善和康复。

      在创业最开始的时候,张亚楠同样也存在着资金方面的限制。但她觉得,自己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些经验的积累和磨炼。“我当时和学校说了我的项目,校方非常支持我。于是,工作室就在学校的创业园里出现了。依托于学校的设备和资源,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实际体验,我可以不断学习和改善。”

      学校的支持给了张亚楠创业的起点,也让她从中收获颇多。在积累了一些经验之后,大众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开始出现在世人面前了。在鲁迅文化跑绍兴站中,30多名平台人员为赛后人群进行牵伸放松,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好感。在去年的浙江省首届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中,该项目还获得了铜奖。

      “参加活动一方面是我们在锻炼,另外一方面也是一种变相宣传吧。在那次之后,绍兴市政府的一些领导就很支持我们。今年11月11日国际马拉松比赛我们也会进行公益服务。”

      立足健康 展望未来

      张亚楠说:“从确定开始创业到现在,已经有半年左右了。虽然项目还处在一个前期发展阶段,但现在的反馈让我十分有信心能够发展好它。”现在,张亚楠跟前辈们的健身房进行了合作,这也是今后的模式:健身+运动康复。

      谈到发展的问题,张亚楠觉得,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大众对运动康复的观念了解不多,但这个理念这一两年会逐渐被人所重视起来的。“其实现在我很幸运的一点是,我就读的专业,在学校是第一届,也就意味着我现在后面有源源不断的后备军。所以许多创业者头疼的专业人员问题我一点都不担心,我们本身也就是需要通过专业来精准地打造每一个用户的健康档案。”

      “我们现在就是从身边的运动人士和专业运动员入手,跟着他们,在他们运动健身的时候观察,记录他们的需要矫正或者改善的点,然后帮他们进行运动康复。”从身边培养专业人士客户,打造出好的口碑,张亚楠觉得,这样子的宣传模式才是值得信赖的。

      张亚楠说:“运动是陪伴一生的,而健康也是如此。当运动和健康合在一块,那么它的潜力和发展的空间无疑是巨大的,令人期待的。”

      转载:《青年时报》2017年5月9日

      链接: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7-05/09/content_613803.htm


       


      上一条:《绍兴日报》报道我院设立全市首个小学博士工作站
      下一条:绍兴晚报4月9日:大学生舞龙舞狮队舞出别样青春


      【关闭】

    校址:绍兴市越城区城南大道900号  |  邮编:312000  |  电话:0575-88342095  |  传真:0575-88315325
    浙ICP备07005811号  |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