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学工作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学院领导
    • 机构设置
    • 百年师范
  • 师资队伍
    • 小学教育系
    • 心理学系
    • 学前教育系
    • 体育系(公共体育教学部)
    • 荣休教师
  • 专业建设
    • 小学教育
    • 学前教育
    • 体育教育
    • 应用心理学
  • 学科建设
    • 一流学科
    • 项目申报
    • 科研成果
    • 学科建设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信息
    • 教学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教改项目
    • 课程建设
    • 教育见习实习
    • 毕业论文
    • 精品课程
    • 文件汇编
  • 党建工作
  • 学工在线
  • 社会服务
    •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 绍兴市心理学会
  • 专业认证
  • 下载专区
      ·   教师教育学院关于2025年上半年推优入团...
      ·   教师教育学院第十三期“祖楠班”拟推荐...
      ·   教师教育学院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论文(...
      ·   教师教育学院第十三期“祖楠班”拟推荐...
      ·   关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单项奖学金评...
      ·   关于2025届绍兴市优秀毕业生候选人评选...
      学院动态

      走进越教育,相传越文化——学院举办首届“越教育”论坛

      2019-12-03  点击:[]

       

      11月29日上午,首届“越教育”论坛正式在我院报告厅拉开帷幕。越地诸多优秀教育人才,浙江省特级教师汇聚一堂,在他们的带领下,我院学子真正走进了“越教育”,感受了“越文化”。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语文教育专家王松泉教授,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赵新鸿书记,学院党政班子成员以及学生代表共150余人出席开幕式。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专家周一贯老先生,身为越语文的发起者由他为我们带来《越语文:从历史深处走向未来》的讲座。虽已84岁高龄,但周老先生依然数十年如一日地扎根书房,在书海中寻找越语文从何而来,又为什么而来的答案。周老先生解释说,越语文,就是在越地的语文,语文是其他文化的载体,没有语文,其他文化就不能生根。只有我们发掘出越文化,才能从越文化走向越教育再走向越语文。接着,周先生从历史的角度,为我们道出了绍兴的五条历史文化血脉:一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是从卧薪尝胆——抛头颅洒热血的家国情怀;三是东汉王充的唯物主义精神血脉;四是越语文的耕读传家的精神文化意义;五是绍兴师爷,平民精神。

       

      周老先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属于绍兴的越语文宝贵财富和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并且还特别强调了绍兴师爷的平民精神,他指出:做人要外圆内方。外圆是指放低自己的身段,让自己去适应多样的社会,去融入多样的社会,而不能过度自信,骄傲自满,也不能过度自卑;内方则是指教师自己内心要有自己的原则,以身为本,以儿童为中心。师爷文化就是靠自己的外圆去实现自己的内方。紧接着,周老先生又以三篇文章来解释第三个关键词——走向未来。越语文不仅要成全,拓展,更要深耕,更要把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转变为学生个人学习的形态。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身为越语文的先行者,周老先生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教学方法。

       

      随后,王松泉教授在周老先生的基础之上为我们带来了《借鉴越语文,争当教育家》的讲座。王松泉教授指出,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要得人心,更要在此基础上抓人心,打动人心,深得人心,不想当教育家的教师就不是好的教师。一名教育家,不仅要有知识修养,专业水平,更要有先进的教学思想,身为学士的声望以及高尚的师德情操。知识不会自己变为能力,而是需要我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无知就无能,但有知不一定有能。王松泉教授就这一点希望我们能成为五种人才:能举一反三迁移人才;高智商高情商的双高人才;接受学习,发现学习的开放人才;具有宽阔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教养的复合人才;从协同——协作的协同人才。

       

      下午2点,浙江省特级教师,原鲁迅小学,北海小学校长,绍兴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董建奋老师,作客我院,身为越派名师工作室的创立者,在结合越地教育的基础上,董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 “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师》的讲座。

       

      讲座开场,董老师从一个从教三十余年的越语文人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当今“教育信息2.0化”的时代背景下,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尤为重要,而教师培训则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中最为重要的一扣。身为人师,行为世范,一个教师唯有通过培训充实、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艺,才会真正为国家的教育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于是,董老师以“二战后日本的迅速雄起”和“美国的两次教育改革浪潮”为例,为我们指出,教育不仅是民族振兴的一块基石,它更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身为小学教师,更在其中起了不可低估与无法替代的作用,因为一切教育的开始,与一切梦想的实现都是在小学的课堂上起步的。随后,董老师将“风”“味”“胆””识”这四个字赠与大家,因为这四个字高度集结了一个优秀教师所要具备的品质,不仅是对于越地教师而言,更是值得所有老师去借鉴和学习。

       

      越中多才俊,越中多学问,越中多砥砺,越中多稳慎,董特对越地教师给予了深切厚望并对越地教师培训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她提到,一个优秀的越地教师要有专业的理想追求,更要有专业的思想品格和专业的信息技术素养。在讲座末尾,董老师更将自己从教多年所总结的“超文本教学,拓展文本语文,跳出文本语文”的专业思想作为宝贵的礼物馈赠给我们每一位学子。

       

      最后,我院刘雄英副院长,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讲座。刘院长指出小学教育是一项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的专业,而保持专门,独立的小学教育体系对于一个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发展的教育体系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我院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努力培养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博雅型”小学教育教师和从事教育研究及教育管理的高级人才,这与我国发展成为“教育强国”的要求不谋而合。接下来,她还为在座学生具体介绍了我院的四大培养机制,这些培养机制不仅充分将学生的课堂理论与实践操作相联系,还为学生提供了与特级优秀教师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也正是受益于这些机制,我院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教师人才。最后,刘雄英院长提到,加强教育教师体系建设的重任已经传递到下一代人肩上,既然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唯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能为人尊,为人敬。

       

      古有吴越灵秀之地,越地荟萃人才,古通天下。而越文化,越教育历经千年历史沉淀而不衰,兴旺至今,离不开每一代越城人对它的传承与创新。在为期一天半的“越教育”论坛活动中,每一位讲师传授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技巧,更是半生从教所总结而来的宝贵经验与心得历程。方有从他们身上,走进越教育,传承越教育,才会在未来无愧于那一声“老师”,无愧于脚下的三尺讲台。

       


      上一条:让灵魂在好习惯中流动——记陈祖楠老先生“养成教育”讲座
      下一条:学院赴四明山革命根据地开展廉洁教育主题学习活动


      【关闭】

    校址:绍兴市越城区城南大道900号  |  邮编:312000  |  电话:0575-88342095  |  传真:0575-88315325
    浙ICP备07005811号  |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