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早梅春,教育热潮涌。2024年12月6日,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与学前教师教育分会于浙江外国语学院盛大召开。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2023级和2024级小学教育(祖楠班)(师范)代表学员在教师教育学院刘雄英副院长的带领下赴杭参会,与省内各地的教育专家、一线教师齐聚一堂,观摩学习教育事业的发展大计。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汇聚焦教育强国建设与教师教育人才高质量培养。主要议题覆盖教育强国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家精神弘扬与教师教育理论创新;积极应对人口变化的教师教育新作为;人工智能赋能小学(学前)人才培养;小学(学前)人才培养高水平开放的探索与实践及其他相关议题。省内各地教育专家及一线教师与会,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育及学前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上午的主题报告包括两个,分别为“新时代好老师的诉求与培养”以及“以‘活课堂’撬动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的底座”,对我们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教育有了新的启发。下午的会议以三个分论坛的形式开展,共三十一个报告。
在上午的主题报告中,浙江大学陈时见教授娓娓道来,祖楠班代表学员对新时代好老师的标准以及要求有了深刻的体会,也对好老师与教育家的辩证关系体悟良多,教育家根源于好老师,而好老师是教育家的缩影,这为祖楠班学员朝卓越教师前进指明了方向。湖州师范学院舒志定教授以“活课堂”撬动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的底座对高校教育改革提出建议,指出当下高校存在的教育问题,引发学员对目前大学课堂的反思,让他们认识到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都是不容忽视的课题。

在下午的分论坛汇报中,祖楠班代表学员赴分论坛二聆听高校专家和基础教育专家的汇报分享。来自高校的专家围绕课例开发、整本书阅读、人工智能赋能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等主题进行了汇报,为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此外,来自杭州、温州、嘉兴等地的小学名师名校长俞国娣、谢丽红、汤丽英等就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教师培养、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整校学习等议题作了精彩的报告。祖楠班代表学员从这些汇报中深切感受到名师名校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智慧和情怀,立志以这些名师名校长为榜样,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素养。

随着研讨会的圆满落幕,祖楠班代表学员收获颇丰、期待满满。本次年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浙江省小学与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碰撞火花的平台,也为祖楠班学员更好走入神圣的教育殿堂提供了契机和启发。代表学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年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培育专业素养,朝着新时代卓越教师砥砺前行。
附:祖楠班代表学员心得体会
1.小学教育(祖楠班)(师范)231金豪
在参加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与学前教师教育分会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受启发,收获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各位专家老师站在教育强国的战略高度,从师范生培养、课堂建设到校园实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享,使我对教育的本质和教师的责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陈时见教授提到“新时代好老师的诉求与培养”时强调,成为一个好老师是成为教育家的必经之路。教授指出,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和教学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与成长。这一观点让我深刻反思,不仅要做好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帮助他们在学校中找到成长的方向。
关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专家们强调了师德师风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未来的教师,我意识到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它不仅影响着教师的职业行为,也关乎着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此外,教育家精神是推动教师不断成长的动力,好老师的成长需要经历一个持续积累和提升的过程。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师成长的案例也让我印象深刻。通过数字平台和数据分析,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课堂情况,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种创新的手段让我看到了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有机融合,未来的教师发展将不仅依赖于个人努力,还要善于利用科技工具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责任和发展路径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并将这些理念付诸实践,为未来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2.小学教育(祖楠班)(师范)241陈杨杨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关于小学教育的研讨会。在研讨会上,众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来自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分享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学前及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次研讨会中的报告都很有意思,温大提出的USP共同体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一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职前教师的合作模式能极大地促使三方主动加强自身学习,持续提升专业素养。总之,这次研讨会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教育目标和责任,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将这些心得体会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孩子们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期待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样的研讨会,与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交流学习,共同推动小学教育的不断进步。
3.小学教育(祖楠班)(师范)241崔渝晗
共建教育强国,培育高质量教育人才——研讨会有感
非常荣幸能够参与此次杭州小学教育研讨会。本次会议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教育家精神,回应教育强国建设与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时代主旋律,让我深受启发,对培育卓越教师、改革教育生态提供了有益借鉴与指导。
开幕式进程中,陈时见教授就新时代好老师的诉求与培养提出自己的感悟思考,他着重强调师范生师德培育。此外,陈教授注重师范生能力的提升,聚焦教师教育人才高质量培育。这也让我深受鼓舞,期待在未来积极投身师范生技能大赛,提高专业本领;作为教师,学习将会是终身的事业。随后,舒志定教授就以“活课堂”撬动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的底座对高校教育改革提出建议,指出当下高校存在的教育问题,引发我对目前大学课堂的反思。
开幕式结束后,我们有幸聆听了众多小学名校长的讲座,汲取到前辈们分享的宝贵经验。金丽芳老师分享了活动理论视角下大学、小学、职前教师三方合作开发课例的个案研究,为未来职前教师的适应工作开展注入新的活力;谢丽红校长分享的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丁兰实践让我印象尤其深刻。丁兰小学践行杜威提倡的"做中学"理念,寓教于乐,真正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在丁兰小学学习与生活一定会是一件幸福的事;此外,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曹进仓与贺琳珊前辈交流分享的话题,他们统一回应了ai时代下教育的诉求,探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小学教育。曹前辈介绍了他们公司研发的一款先进设备作为教师教学隐藏的镜子,借助像时钟一样设备来实时录制教学视频,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改进的效率;贺前辈提出用文心一言赋能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模式探索,并将习作范围限定在撰写童话领域,规避ai杜撰的现象,极富前瞻性与启发性,提供了有益借鉴。
此次研讨会让我汲取了浙江省内教育大咖们的先进经验与教学反思,为我今后的卓越教师养成之路提供意义非凡的指示作用。我期待在未来能够参与更多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吸收前辈们的指引力量,为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4.小学教育(祖楠班)(师范)241韩烨露
很荣幸能够参与到这次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与学前教师教育分会2024年会中,在此次活动中我收获颇多。
在上午的主旨报告中,第一场是陈时见教授的报告,主题是《新时代好老师的诉求与培养》,讲到国家,社会,学校,家长四方对老师的诉求以及教师的培养,最后讲到“好老师成人的幸福”,这让我想到了上次杜海平教授的讲座《做一个能幸福的教师》,再一次让我感受到教师是幸福的,也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期待。
下午的分论坛更是让我叹为观止。ai时代的教研与变革和生成式ai赋能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模式让我再一次感受到如今ai时代的魅力。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丁兰实践,孩子们的创新想法在丁兰实验学校得到了实现,打造孩子们心目中的星级厕所等等,这大大地促进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这也带给我了不少启发。日后我将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虽然我无法做到丁兰实验学校这般直接打造孩子们心目中的星级厕所,但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地去实现每一个孩子的创新想法,哪怕这个想法并不是很完美,但我要做的是肯定、支持,而不是否定。
这次会议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未来的学习和教学中,我将结合本次会议的所学所感,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为培养高质量的小学教育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5.小学教育(祖楠班)(师范)241胡同
作为绍兴文理学院小教祖楠241班的一员,能够有幸参加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与学前教师教育分会2024年会,我感到无比荣幸和激动。这次年会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的风采,更让我对小学教育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在年会的主题报告环节,我聆听了多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他们深入探讨了教育强国建设与教师教育人才高质量培养、教育家精神弘扬与教师教育理论创新等议题。这些议题让我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呼唤好老师,而好老师的产生又与学科知识、教学能力、专业素养等密切相关。这更加坚定了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我素养的决心。
在分论坛报告环节,我听到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们分享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其中,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丁兰实验学校的谢丽红老师的《教育强国: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丁兰实践》让我印象深刻。她通过本校的生动案例,展示了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和学习时空以及以“学”为中心的课改行动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力推动,这让我意识到,未来的小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此外,我还听到了关于AI时代教育变革、整本书阅读的原点追寻、跨学科主题学习等议题的精彩报告。这些报告让我对小学教育的多元化和综合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通过参加这次年会,我深刻体会到了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未来,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小学教育的学习和实践中去。我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技能,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育工作者而不懈努力。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有机会再次参加这样的学术会议,与更多的专家学者和教师们交流学习,共同成长。
6.小学教育(祖楠班)(师范)241阮潇
12月6日,我有幸参加了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与学前教师教育分会2024年会。在上午的两个报告中,我认识到了“四德四风”对教师的重要性,当下科技革命浪潮汹涌而起,AI科技迭代影响学校的形态、教师的核心素养、教学方式等等,科技改变当今时代下的教育,时代的目标已不再是培养合格的教师,而是优秀的合格教师。教师入职后还需要不断地提升,助力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提升专业素养和能力学点,促进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在下午的精彩报告中,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的谢丽红书记的报告“教育强国: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丁兰实践”让我感受颇深:当下,我们应以问题解决为起点,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应以主题整合为抓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教育强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除此之外,曹进仓董事长的报告“有思教研:AI时代教研变革的探索与实践”向我们展示了可视化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报告,为今后教师课堂赋予新的科技能量。这次年会不仅为我提供了一个与众多教育界前辈学习的平台,更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师范生,我会把这次年会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7.小学教育(祖楠班)(师范)241徐金诚
秋意渐远,冬意渐浓,我有幸参加了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与学前教师教育分会于浙江外国语学院召开的2024年年会。这次的参会经历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成长与学习机会,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行业的蓬勃活力与无限可能。
会议伊始,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强烈的学术氛围和专家们的专业精神。随着会议的深入,我逐渐了解到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教育强国建设与教师教育人才高质量培养。这一主题的探讨,让我意识到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以及教师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通过这次会议,我深刻感受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家精神的弘扬和教师教育理论的创新是新时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面对人口变化的新形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应对,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小学(学前)人才培养,探索高水平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
分论坛报告环节同样精彩纷呈。温州大学小学教育系书记金丽芳作了题为《活动视角下大学、小学、职前教育三方合作开发课例的个案研究》的主题汇报,为师范生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此外,小学教育学系谢丽红、徐向阳、郑君辉等也分别就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丁兰实践、整本书阅读的原点追寻、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整校学习等议题作了精彩的报告。
会议的圆满落幕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反而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我为能够参加这样一次有意义的会议感到庆幸,也期待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能够应用会议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为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的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8.小学教育(祖楠班)(师范)241周玲怡
通过这次参加的浙江省小学教育研讨会,我有了满满的收获。
大会开幕式,发言老师通过举例现实因新教师缺乏职业道德而造成的悲剧引入了第一个关键词:师德师风与法治意识。师德师风绝非空泛口号,对于那些缺乏关爱的留守儿童,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这是作为好老师、教育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更是底线要求。
在下午的分论坛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教育强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丁兰实践。发言老师通过展示丁兰学校在学生学习之余举办的以生为本的具体实践活动,如:学生发布会,星级厕所改造,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如何让学生“幸福地追求幸福”,这些举措让人眼前一亮,启示我们该如何唤醒、激励、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在参会前,我最感兴趣的话题是“AI时代教研变革该何去何从”,不出所料,我在聆听的过程中得到了答案: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教师,它所起的作用应该是辅助教师上课;镜面研修、课堂观察、数据分析课程效果、打破时空的评课、AI实时反馈教学意见,以上种种,顺应了新时代的教学诉求,摆正了今后教育改革的方向;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提高信息敏感度来服务于高效合理的信息传递。
返程路上,满是思索。在接下来的学习及未来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将所有的理论收获进行实践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