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我院学生精准把握教师编制考试动态,科学规划职业发展路径,3月17日晚,我院在8号楼101教室举办教师备考全程规划指导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博越师考资深专家李永兰老师担任主讲,100余名2026届毕业生到场聆听。讲座聚焦教师编制考试关键环节,围绕提前批招考政策解析、竞争形势分析、笔试面试要点及备考策略等核心内容展开深度讲解,为在座学生送上了一场干货满满的“考编指南”。

精准剖析考编趋势 :机遇挑战并存
讲座伊始,李老师立足浙江省教师招聘动态,深度解析提前批招考特点。她指出,当前浙江教师统招尚未启动,10-12月的提前批将成为主战场,涵盖杭师大、浙师大等高校专场招聘及越城区等教育局自主招考。聚焦备受关注的报考门槛,李老师强调,提前批虽提供优质岗位,但多数城市要求硕士学历或重点院校本科背景,专项培养计划毕业生及具备校级奖学金、省级师范技能竞赛奖项、综合成绩前20%者更具优势。
针对未达标考生,李老师给出破局建议:可通过教育实习、微课研发积累实践经历,部分县区对本地户籍考生适当放宽条件。通过详实数据分析,她指出小学教育、体育教育等专业竞争逐渐白热化,笔试环节专业素养成为突围关键。她建议同学们要牢抓黄金备考期,做到早规划、早行动。

笔试面试双线突围:细节决定成败
聚焦笔试备战,李老师结合杭州等地考情,系统梳理近年命题趋势:教育综合知识与学科专业能力构成核心考核模块,部分区域增设心理测试或教育论述题。以2023年西湖区笔试为例,学科知识占比达70%,涉及新课标解读、教学设计等内容,而教育综合知识则聚焦双减政策、家校共育等热点话题,凸显专业深度要求。笔试是通往编制的敲门砖,李老师特别提醒,同学们需紧扣考纲搭建知识树,通过真题模考强化实战能力。
在面试方面,李老师以部分地区的真实考题为案例,拆解了结构化问答、试讲、说课等常见形式的评分要点,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比如,试讲需注重展现板书设计、课堂互动与情感传递三重素养;结构化应答须紧扣“四有教师”理念,结合教育实例进行论证;而简历中的奖项荣誉、教育实习等亮点,或将成为面谈筛选阶段的决胜关键。

备考锦囊锚定窗口:三步抢占先机
李老师强调科学规划备考节奏:“早准备建立知识体系,早模拟适应考场节奏,早调整优化薄弱环节”。同步关注“浙江教师招聘网”及博越师考信息聚合平台,及时捕捉区域考情变化。
现场还同步分享了提前批备考工具包,内含高频考点精编、结构化面试万能模板等,助力考生实现资源一站式获取。讲座最后,李老师勉励学子:“编制考试是持久战,越早行动,选择越多;越晚拖延,压力越大。”
本场讲座通过政策全景透视与实战案例拆解,为我院学生精准锚定备考坐标。讲座中分析的系统化“考情地图”与可复制的面试模型,不仅化解了毕业生的信息差焦虑,更让教育理想照进现实。未来,学院将继续围绕毕业生需求,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就业指导活动,为毕业生顺利就业保驾护航。
供稿|陈子萱 丁逸秋
审核 | 徐嘉穗
终审 | 杨军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