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声音十分巧妙,有色彩,有外形,有温度,还有杂含此中的情感故事,如翠鸟弹水,如黄莺吟鸣,如暖阳初升。
安娇雅学姐算得上是声音的绘画家,斩获了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一等奖、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中华经典诵读)竞赛三等奖、长三角地区大学生经典诵读大赛三等奖、绍兴市首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一等奖、校第四届汉语口语竞赛一等奖、妇联“微孝时代的召唤”演讲比赛一等奖、外国语心理站诗歌朗诵比赛一等奖、阳明杯诗歌节经典诵读大赛二等奖等大大小小的奖项。
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育师范生,安娇雅学姐获得了第九届教育学院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014学年第二学期综合三等奖学金第十二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以及连续三年的单项奖学金、2015年校级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2016年校优秀团员、获市首届寝室文化节“最美寝室”称号、校优秀寝室长 、2015年校优秀社员 、2015年团委学生会导生部优秀导生、阳明书院寝室美化大赛一等奖、“彩虹公益社”暑期支教优秀志愿者等荣誉。中华经典诵读校赛、市赛、省赛三个“第一”的头衔闪闪发亮,而这些成就的得来都离不开学姐对诵读赤诚的热爱与坚持。
谈到缘起,学姐告诉我,是一点小悸动,一点好奇心推动着她去了解这个比赛的,大一时,她加入了省赛志愿者的队伍。在观看了省赛一等奖选手的现场直播之后,突然明白了,这才是她所向往的更高水平。就是那一刻,她告诉自己,有一天,她也要站在省决赛的舞台上!她也要拿一等奖!于是来年春天她就去参加了汉口校赛。她当时完全不知道着装的要求,穿了一双黄色帆布鞋、一条破洞牛仔裤再加一件休闲风衬衫去朗诵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直到多年后自己成为评委坐在观众席上看到各位选手的着装时,回想起当年自己的混搭风发觉还真是蛮好笑的。就是这样,她与经典诵读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二是她耗费精力最多的一年。凭着《兰亭集序》这一“成名作”,她获得了校赛第一名。接着一路“第一”过来,她的压力还蛮大的。之后历时四个月的时间,看着其他选手在不断地进步,她的进步很慢难免心里着急,,在参加省初赛的时候心理状态不是很稳定,最后以一名之差无缘决赛。虽安慰自己没有关系,但每想起三个月的努力就这样泡汤了,心里就觉得空落落的……她该如何抉择呢?是将一切归零,重新开始比赛?还是就此放弃?
就在这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有幸参加了长三角地区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正因为这次参与,她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看到了那些选手对诵读的热爱,也感受到他们对文本有着更深入的理解。这次比赛也警醒了她一定要找回诵读的初心!就这样,她开始深究每篇文本,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将每一个文本用声音演绎出来,有时可能会边读边录音,读个几十遍,再反复地听,反复地更正,从而找到最合适的一种表达方式。一篇《兰亭集序》就读了不下百遍,一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让她找到了诵读世界里的明媚,有时,从傍晚读到深夜,却浑然不知时间的流逝,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毫不夸张。就这样,逐渐让自己沉下心来……
问及收获时,学姐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句话是在省决赛时抽到的演讲主题句,也正是自已比赛经历的真实写照。这次成功不是偶然,它来自一年又一年的积淀以及孤独地坚守。坚持不一定会成功,但坚持一定会有收获,要感谢自己的坚持!”
2、平时练习“三多一抓”。多听:听声音、看口型、纠发音;多问:问普通话标准的人、问字典;多练;抓重点:针对自己的问题多加练习(例如归音问题比较严重就先解决归音,平时说话要注意发音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