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蔚婷,我院小学教育专业2015届毕业生。现就职于杭州市时代小学,一级教师、上城区教坛新秀。

探寻初心,弦歌不辍
谈及选定小教专业的初衷时,曹蔚婷坦言自己一开始认为小学教育工作群体以小朋友为主,工作环境较为单纯,工作氛围较为舒适。但步入工作后,她的心态发生了转变。这份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她发现选择当小学教师是一份充满责任、身负重任的职业,在教学方面、班主任方面、活动组织方面和其他教育教学工作上都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但是同样高强度的工作也让她收获了成长和进步,理解了小学教师的责任感。
这是曹蔚婷工作的第七年,回想任教期间难忘的回忆,她想起工作第一年,当时带的是一年级,自己还沉浸在从学生转变为教师身份中的懵懵懂懂时,她们班的好几个学生会在不经意间叫曹蔚婷“妈妈”,那时的她又惊又喜,惊讶于学生们的称呼,喜悦于学生们的依赖,她不仅仅是老师还是他们生活中可以诉说、信任的对象,欣慰和感动油然而生。除了浓浓的师生情,曹蔚婷还在工作中积极参加各类比赛,论文、说课、晒课、优质课、班主任技能比赛等等,从而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用心育人,蹊者自成
谈及教育经验时,曹蔚婷指明教育不仅仅是掌握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质。她提出规范学生言行要从根源出发,正面强化。她向我们分享了一个案例。
“老师,小光打人!”“老师,小光在发疯!”……一年级的时候,常有孩子前来“告状”,并且告的都是同一个男生——小光。小光好像总是在惹事,他会闯入正在一起玩耍的小团体里捣乱,他会用过激的语言表达自己,他会在小组合作时非常不配合,惹得组员不愿和他合作,他甚至会动手打人。这些冲动暴力的行为都让其他孩子不胜惶恐,甚至不愿意接近小光。
曹蔚婷从家长和学校两方面着手进行分析和处理,在与小光的聊天中得知,他一些粗鄙的话语是从家长口中听到的。因为孩子太小,并没有很好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曹蔚婷先告诉小光这些话语都是不文明的,爸爸妈妈使用了不是很恰当的方式进行沟通,这不能学。随后联系了小光家长,告诉他们小光在学校也会使用这样的语言,他们表示很震惊和惭愧,并保证以后会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做好榜样。此外,小光热爱关于“车”的一切。曹蔚婷让小光做班里的“车车分享员”,同学们有任何对车感兴趣的内容,都会去咨询小光。在这样的互动中,小光不仅能将所学知识分享出来,乐在其中,也能学会和同学们如何更好地相处。其他同学也被小光丰富的课外知识所叹服,小光“暴力”“不合群”的形象也渐渐弱化了。
现在的小光口中不再有粗鄙的语言,行为上的自我约束能力也越来越强,很少再听到小光惹事的“告状”了。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葆有一颗仁爱之心,老师就要心中装着学生,对学生充满关怀,让教育更有温度。

寄语青年,展望未来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育是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当一位小学老师不容易,当一位好的小学老师更不容易。”曹蔚婷希望学弟学妹们在跨入这个行业时是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身体准备的。谨记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在高强度的工作下,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才会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做好教学上的一些事情。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大学四年里积淀自我,砥砺前行。“愿你心存美好,向着阳光的方向,一路都伴着热爱的微光一往无前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