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学工作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学院领导
    • 机构设置
    • 百年师范
  • 师资队伍
    • 小学教育系
    • 心理学系
    • 学前教育系
    • 体育系(公共体育教学部)
    • 荣休教师
  • 专业建设
    • 小学教育
    • 学前教育
    • 体育教育
    • 应用心理学
  • 学科建设
    • 一流学科
    • 项目申报
    • 科研成果
    • 学科建设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信息
    • 教学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教改项目
    • 课程建设
    • 教育见习实习
    • 毕业论文
    • 精品课程
    • 文件汇编
  • 党建工作
  • 学工在线
  • 社会服务
    •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 绍兴市心理学会
  • 专业认证
  • 下载专区
      ·   关于做好校内校史史料和实物征集的通知
      ·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关于新一届辅...
      ·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关于 2024 年...
      ·   关于绍兴文理学院 教师 教育学院 2024 ...
      ·   我院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拟报送项...
      ·   第十二期“祖楠班”拟推荐学员公示
      党建学工

      【教师专访】张群:讲台上的“老大哥”,学生们背后的“啦啦队长

      2021-10-09  点击:[]

      张群,男,汉族,1969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浙江绍兴人,1991年8月入校任教。曾获校级先进个人、校首届十佳班主任、校级优秀党员、校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有着30年教龄的张群老师,听听他背后不为人熟知的故事......

       

      【良师益友:小小“餐桌”的深深情谊】

      1991年,正值风华的张群告别母校——杭州大学,肩扛行囊的他怀揣着“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的信念,只身来到绍兴高专。“那时的高专,不管是体育器材,还是寝室教学楼,都很破旧,有些甚至很糟糕——缺胳膊断腿的也是常有的现象”,张老师声调不高,回忆起从前,言语难掩兴奋和激动,“记得那时的自己,满满地都是干劲,巴不得天天跟学生待在一块,多给他们开些小灶,讲些比赛的小窍门之类的”。

      因为刚毕业,他年轻又充满活力,为人朴实和善,很快便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在课堂上,他作为教师耐心传授知识;而在课后,他和学生们是一起活跃在球场的“好哥们”。

      当时的绍兴高专条件一般,羽毛球场更是破旧得“寒碜”:球场虽然有网,但却没有网架:网的一角挂在一面墙的钉子上,另一角没有固定,常是“耷拉”着的。张老师便和同学们一起把附近废弃的餐桌搬来,将耷拉着的一角绑在倒置的餐桌上,完成了一个简易球场。他常常和他的一班“哥们”齐聚球场切磋技艺,这个小小的角落也因为他们的欢笑从“寒碜”变得“热闹”。由于张老师球技过人,他的“哥们”都渐渐地敬佩起了这个质朴的“老大哥”。

        图片

       

      【春风化雨:倾听心声的“查寝老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时间的年轮翻滚到2002年,张老师已有十年以上的教龄,对于如何育人、如何授课、如何处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他有一番独到的见解和理念。而正在这时,一个施展拳脚的时机到了——校方让他担任021班班主任。

      在张老师看来,大学生们从小就受到正面的教育,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判断能力,作为他们的老师,更应该加强服务意识,多服务而少强制。张老师的心中一直对自己有所要求:“我希望能成为一名实实在在有用的班主任,能在学校里成为学生们最大的依靠,当他们有什么问题的时候,会第一时间想到我并且愿意来找我。”

      挑起班主任的重担后,张老师给予学生们高度的自由,也在暗暗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性。张老师尽其所能,为学生们提供最好的服务:手机从不关机,任何时间需要他,他都会出现。深夜11点赶往学校调解学生矛盾、学生生病亲自探望、学生经济有困难大方给予帮助……春雨润物细无声,张老师对学生们的爱和呵护藏在行动里。

      张老师认为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更容易与学生建立起信任、拉近彼此关系,因此他坚持每周至少“探访”一次学生们的寝室,陪他们聊聊天,为他们排解烦恼。张老师说:“课堂上的教学是一门艺术,下了讲台,深入’民间’的教育更是一门艺术。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在每周的寝室串门中,张老师和学生们的感情渐渐升温;在每次的促膝长谈里,张老师和学生们畅言理想与现实。正是这样一次次的实地“探访”,使他真正走入了每个学生的心中,成为了一名实实在在有用的班主任。

      【心系学生:热心忠实的啦啦队长】

      张老师特别欣赏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地一句话:“用凸透镜看学生的优点,用凹透镜看学生的缺点。”他总是说:“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做班主任最重要的是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然后让它成为一块大金矿。”张老师担任班主任时,发现了班里有个高能力低成绩的“问题生”,他在校学生部的工作中能力突出,但是成绩却是班级倒数。发现问题后,张老师便对该学生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全面考察,发现学生旷课严重、家庭情况不容乐观,张老师为学生的未来发愁,找学生进行一次又一次地谈心,用自己的耐心和真诚打动和改变了“问题生”。当看到“问题生”学习积极主动、成绩突飞猛进时,他既欣慰又庆幸。之后,“问题生”的成绩持续攀升,并夺得了年度“励志奖学金”。每次回忆起这个学生,他都说:“让我喜悦的,不是因为我教好了一个学生,而是我发现了一个好学生。”

      张老师关心学生们的成长,也积极为他们争取利益。从奖学金的名额到毕业的工作分配,他总是尽其所能帮助学生们。当学生们遇到荆棘时,张老师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有一次,他主管的班级有一位同学在绍兴市的教师招聘中入围,但因为尿检的某一项有两个+而面临淘汰。当张老师得知消息后,首先安慰学生的情绪,告诉他尿检+号只能表示有尿路感染,不属于体检不合格所列的十几种疾病,而后立马陪同学生去了绍兴市教育局,依据招聘章程据理力争。在教育局工作人员无法解决时,他又带着学生找到教育局局长,如实阐述事情经过后得到了局长的认可,为学生换来了公平。事后经过调查、再复检和局党委讨论,终于在半年后将他补录进了教师队伍。张老师始终认为“只有学生成功和幸福了,教师才算成功”,他并不认同自己是一个管理学生的高人一等的教师,他爱称自己是学生们忠实的啦啦队长,在人生的比赛场上为他们加油鼓劲、鼓掌欢呼。

       





       

      【寄语青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张老师认为祖国的未来掌握在青年人的手中,大学生应该尽早明晰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当有了目标和理想后,更需要积极主动地进行规划和行动。大学并不是享受生活的时段,需要学生们有朝着目标自主奋斗的动力和行动付出,不被“乱花”迷眼,坚定朝着梦想的远方前行。

      刻苦学习,不负韶华。张老师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不仅仅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学习,也要合理规划自己的课余时间;积极尝试,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拓展能力,成为新时代的“斜杠青年”,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有些付出短时间也许看不到收获,但它们并不是徒劳,它们终将成为礼物在未来的某一天回馈于你。

      乐观主动,积极沟通。大学生活并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和困难不可避免,张老师认为大学生要加强自己的抗压能力,养成乐观积极的心态,不被成长路上的挫折打倒。如果在学校里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和烦恼,张老师也希望学生们可以信任老师,积极地向老师和学校沟通寻求帮助,老师永远是你们成长路上的坚强后盾。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张老师认为,大学四年是丰富、进步、欢乐的四年,老师们将会和学生们共同努力。愿老师的引导和陪伴,可以助力学生们在大学期间完成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蜕变。

       

      invisible

       


      上一条:教师教育学院组织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电影《长津湖》
      下一条:教师教育学院积极组织收看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直播


      【关闭】

    校址:绍兴市越城区城南大道900号  |  邮编:312000  |  电话:0575-88342095  |  传真:0575-88315325
    浙ICP备07005811号  |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