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学工作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学院领导
    • 机构设置
    • 百年师范
  • 师资队伍
    • 小学教育系
    • 心理学系
    • 学前教育系
    • 体育系(公共体育教学部)
    • 荣休教师
  • 专业建设
    • 小学教育
    • 学前教育
    • 体育教育
    • 应用心理学
  • 学科建设
    • 一流学科
    • 项目申报
    • 科研成果
    • 学科建设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信息
    • 教学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教改项目
    • 课程建设
    • 教育见习实习
    • 毕业论文
    • 精品课程
    • 文件汇编
  • 党建工作
  • 学工在线
  • 社会服务
    •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 绍兴市心理学会
  • 专业认证
  • 下载专区
      ·   教师教育学院关于2025年上半年推优入团...
      ·   教师教育学院第十三期“祖楠班”拟推荐...
      ·   教师教育学院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论文(...
      ·   教师教育学院第十三期“祖楠班”拟推荐...
      ·   关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单项奖学金评...
      ·   关于2025届绍兴市优秀毕业生候选人评选...
      党建学工

      【校友专访】孙银娲| 路漫漫远兮,上求而下索

      2023-03-01  点击:[]

      孙银娲,我院体育教育专业022班学生,现任诸暨市海亮教育集团海亮小学体育教师,一级教师。今年是她迈入教师岗位的第十五年,孙银娲时刻谨记“肯思考,肯去做,就一定会有收获”的理念,只争朝夕,不断精进自己的教学技能,在筑梦路上不断前行。

      向内而行,遂光而生

      在高中时期,孙银娲积极参与各类体育竞赛,为日后走上体育教育这条道路打下了基础。为了顺利进入理想的专业,她加倍努力弥补文化课上的遗憾,功夫不负有心人,日复一日的训练让她顺利地考入心仪的专业。

      在大学期间,她不仅掌握了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还有意识地去培养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点滴汗水汇成浩瀚碧波,教育理想渐渐有了雏形。本是因为自身体育方面的优势来到这个专业,却因为热爱坚定了接下来的每一步。在求学的四年中,她拼命地汲取知识、夯实技能,同时在学生会的工作中积累经验、锻炼能力,教育慢慢地渗入她的生活、牵动着她的心神。向内而行,遂光而生。孙银娲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成全自己,毕业后将大学时期的所得付诸教育实践,在教师岗位上撰写着属于她的教育故事。“智者悦己,只有遵循自己的内心,才能无惧艰难,坚定自己的步伐,才能遂光而生,活成精彩的自己”。

      只争朝夕,上下求索

      “学校为我们提供的平台让我们比同龄人先行一步,我们要有意识地把握这些机会。”孙银娲说道。她曾在学生会任秘书长一职,通过帮助辅导员统计整理各种文件,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电脑操作,并将这些技能熟练地应用到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对Word、Excel等方面的兴趣也激发了她的学习主动性,这些课堂外学到的本领都为她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帮助。不要让对未知的恐惧绊住你去学习新事物的脚步,没有尝试过焉知自己能否做好。

      那个年代许多学生的家庭条件一般,孙银娲在学习之余,抓住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机会赚取生活费。勤工助学不仅帮助她积累了工作经验,也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可谓一举两得。只争朝夕,抓住一切机会提升自己,这正是每位大学生应该有的学习态度。

      勤思肯不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需应用到实际中去。在日后的教学中应当如何将这些传道授业的本事发扬出去呢?在孙银娲的眼中,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首先要有肯干的态度。师范生基本的教师技能大多都能过关,在同等条件下个人工作的态度至关重要。“只要肯思考、肯去做,那一定是会有收获的”,调动自己的知识,怀着积极主动的心态全身心投入教育活动中,勤思肯干,这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的。

      以生为本,诲人不倦。孙银娲认为要真切地为学生去考虑。立足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去进行教学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去实践,慢慢搭建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这样才能时刻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让学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她以青春为底色,为每位学生打造通往殿堂的长廊。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怀揣初心,诲人不倦,将教育看作一件乐事,自能在育成英才的同时成就自己。

      寄语后辈,展师未来

      在大学里,许多同学不重视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升,忽略了即将面临的就业难题。作为过来人,孙银娲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大学时光,自省自察“我在这里学到了什么”。了解就业政策,研究社会的人才需求,扎实教师基本功,针对性训练招聘面试的考核内容。“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在完成课内任务的空闲之余,不断充实自己,培养一技之长,才能在万千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教育需要体验才能被感知。课堂上的知识和网络上查阅的资料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不能够局限于课堂,要走出校园,去看看变化的社会;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去理解不一样的教育模式;离开书本上冰冷的文字,去接触真实的课堂。走出去,去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去看看前辈怎么将文化的火炬传递。

      一字一句皆是良言,千丝万绪全为提点,相信不远的未来每位同学都能书写属于自己的教育故事。


      上一条:【校友专访】魏波|用力向下扎根,用心托举梦想
      下一条:【校友专访】胡梦婷|芳兰振蕙叶,化作光明烛


      【关闭】

    校址:绍兴市越城区城南大道900号  |  邮编:312000  |  电话:0575-88342095  |  传真:0575-88315325
    浙ICP备07005811号  |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