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学工作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学院领导
    • 机构设置
    • 百年师范
  • 师资队伍
    • 小学教育系
    • 心理学系
    • 学前教育系
    • 体育系(公共体育教学部)
    • 荣休教师
  • 专业建设
    • 小学教育
    • 学前教育
    • 体育教育
    • 应用心理学
  • 学科建设
    • 一流学科
    • 项目申报
    • 科研成果
    • 学科建设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信息
    • 教学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教改项目
    • 课程建设
    • 教育见习实习
    • 毕业论文
    • 精品课程
    • 文件汇编
  • 党建工作
  • 学工在线
  • 社会服务
    •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 绍兴市心理学会
  • 专业认证
  • 下载专区
      ·   教师教育学院关于2025年上半年推优入团...
      ·   教师教育学院第十三期“祖楠班”拟推荐...
      ·   教师教育学院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论文(...
      ·   教师教育学院第十三期“祖楠班”拟推荐...
      ·   关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单项奖学金评...
      ·   关于2025届绍兴市优秀毕业生候选人评选...
      党建学工

      【人物专访】志之所趋 无远弗届——记我院第七届明华人才奖学金获得者王勇

      2025-04-08  点击:[]

      王勇,第七届明华人才奖学金获得者,浙江台州人,中共党员,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师范)2018届毕业生。目前在厦门大学教育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曾获国家奖学金、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绍兴文理学院“十佳研究生”等奖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常怀谦卑之心,常行律己之事

      “你们的理想与热情,是你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理想是舵,决定着一个人航行的方向;热情是帆,能让我们一路坚定地劈风斩浪。理想和热情,是每个人生命的翅膀,更是指引王勇的明灯。

      作为一位文理人,王勇在教师教育学院度过了本科和研究生的阶段。从本科阶段的小学教育专业到研究生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这一路上,他很感谢陈巍老师和高奇扬老师的鼓励与指引,他们给了他莫大的力量去走近心理学,去追寻自己的热爱。“陈巍老师当年选择我成为他的学生,让我感到被信任、被肯定,在求学路上,陈老师在我迷茫困惑时为我拨散云雾、点亮明灯,让我有机会接触和见识业界前沿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使我的理论水平、思维方式、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高奇扬老师在生活中对我言传身教,在工作上,他精益求精的学术作风、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时刻鞭笞着我,他是良师,更是挚友。”

      王勇在大一就加入了科研小组,他对那段日子印象深刻。“每天要阅读大量的文献,甚至全英文献和晚清民国竖排繁体字的文献,但陈巍老师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不允许出现细节错误。”那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科研是个“坐冷板凳”的活儿。他怀抱感恩之心,迎难而上,完成了从打杂小跟班到课题负责人的蜕变,也让他慢慢坚定自己对心理学的热爱,为后来学习生涯奠定基础。

      本科阶段的学习使王勇萌生了不断探索、不懈追寻的种子,然而,考研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一帆风顺。第一年,他没有如愿。当面对着各方压力,他并没有放弃,在经历了自习室、教室两点一线的又一年奋斗后,他在2019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回母校。

      研究生阶段,王勇一如既往在科研方面辛勤耕耘。他在陈巍、高奇扬的支持下,组建了自己的研究团队,开始了“心灵之旅”,并多次赴浙江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大学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这些交流活动给他带来了见闻和学识上的增长。“做科研,让我最有成就感的不是发表文章获得荣誉的时刻,而是在这过程中收获新养分的时刻,因为我觉得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他觉得这就是自己一直坚持下去的原因。王勇说:“科研的道路是漫长的,而研究生阶段是培养科研能力的重要阶段,自己很幸运地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做科研是需要团队协作的,相互思维的碰撞才能产生不一样的火花,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前进,路才能越走越宽阔。”

      回忆起自己获奖时的情形,他对当年在颁奖典礼上俞可平校友的讲话仍记忆犹新——“明华人才奖学金”旨在奖励母校在人文社科领域表现优异的学子,推动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建设,弘扬绍兴的人文精神,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作出积极的贡献。他表示,获得明华人才奖学金不仅是对他本科学习生涯的肯定,也是他学术科研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激励着他为成为“明日中华之优秀人才”而不懈奋斗。

      谈及未来,王勇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像俞可平、徐秀丽校友学习,坚持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准则,将教育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以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知识传授给更多学生。他建议学弟学妹们在扎实师范生技能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尝试申报课题,积极参加科研类的社团与活动。其次要逐渐形成清晰的自我认知,利用课余时间去弥补自己的短板,进而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并为之付出实际行动。


      供稿 | 王力可

      审核 | 徐嘉穗

      终审 | 杨军木



      上一条:【人物专访】吴正正:以勤为舟渡学海,以韧作梯攀高峰
      下一条:【人物专访】披荆斩棘,戴月归来——记我院考研学子王圣伟


      【关闭】

    校址:绍兴市越城区城南大道900号  |  邮编:312000  |  电话:0575-88342095  |  传真:0575-88315325
    浙ICP备07005811号  |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