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学工作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学院领导
    • 机构设置
    • 百年师范
  • 师资队伍
    • 小学教育系
    • 心理学系
    • 学前教育系
    • 体育系(公共体育教学部)
    • 荣休教师
  • 专业建设
    • 小学教育
    • 学前教育
    • 体育教育
    • 应用心理学
  • 学科建设
    • 一流学科
    • 项目申报
    • 科研成果
    • 学科建设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信息
    • 教学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教改项目
    • 课程建设
    • 教育见习实习
    • 毕业论文
    • 精品课程
    • 文件汇编
  • 党建工作
  • 学工在线
  • 社会服务
    •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 绍兴市心理学会
  • 专业认证
  • 下载专区
      ·   关于做好校内校史史料和实物征集的通知
      ·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关于新一届辅...
      ·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关于 2024 年...
      ·   关于绍兴文理学院 教师 教育学院 2024 ...
      ·   我院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拟报送项...
      ·   第十二期“祖楠班”拟推荐学员公示
      展师青春

      【教师专访】曾世华:丹心育桃李,静待花开时

      2022-06-16  点击:[]


      曾世华,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武术国家一级裁判、健身气功国家级裁判、涉外一级教练员武术六段、校优秀教师,兼任绍兴市武术协会、健身气功协会副会长。自幼学习武术,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大学毕业后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1995年至今,曾老师就职于绍兴文理学院,专门从事武术教学与训练工作,致力于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武术和气功。在此期间,曾老师带领本校学生在各大武术赛事上屡得傲人成绩。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浙江省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甲、丙组云比赛)上,我校武术队在曾老师的带领下,斩获男子丙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女子丙组团体总分第三名,同时在个人赛上喜获二金、三银、五铜。

      玉壶存冰心,潜心育桃李

      曾老师认为:习武先修身。在学生刚加入武术队时,曾老师就叮嘱他们:“来这里训练,你们要吃得起苦,才不会辜负你们的努力。”训练场上,曾老师对学生们严格要求,不厌其烦地示范动作,纠正每一个动作和眼神。如此训练常常持续到深夜,然而曾老师却能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她说:“我愿意给予孩子们我所能付出的一切。”在她的悉心指导下,训练场上,灯火通明,学生们坚守着对武术的热爱和信念,挥汗如雨,乐此不疲;赛场上,选手们辗转腾挪如虎跃,飘翻起落似龙翔,一招一式尽显中华武术魅力。

      曾老师还提倡“以老带新”的教学模式。老生在取得了好成绩后,会把学到的东西耐心地教给新生,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把拼搏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传递下去。武术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体育项目,曾老师希望能把自己的技术和精神教授给学生,再由他们传授给下一届学生,薪火相传,将中华武术发扬光大。


        师者父母心,桃李不言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曾老师把学生们当成自己的孩子谆谆教导。她的工作得到了丈夫王警官的鼎力支持。夫妻俩相识并共同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同体育有着深厚的渊源。王警官常常下班便赶往训练馆,和曾老师一同陪着武术队训练,并用自己体育生的经历鼓励和开导队员们,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王爸爸”。夫妻俩和队员们其乐融融的相处模式,让武术队成了学生的第二个家,“去曾老师家蹭饭”已经成为队员们下训练场后的心照不宣。许多学生在毕业后仍惦记着曾老师和王爸爸,隔三差五总要来小住几日,学生们打趣地称之为“回娘家”。

      自强而厚德,传承体育魂

        从教的几十年里,曾老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对我院学生未来的学习提出了一些建议。

      “有志者,事竟成”,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体教学子,首先要有坚定的目标和信念,始终如一,同时要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体育锻炼对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从早到晚的严酷训练都是家常便饭,要经得起考验,才能真正掌握一项体育技能。

      “规划课余生活,合理安排时间”,权衡好专业学习和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不能荒废学业,要将学习的时间进行合理规划。

      “精神接力,薪火传承”,作为未来的老师,我们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层面的东西,更多的是道德上的熏陶、精神上的激励。在体育教学中还应多关注学生精神品质的塑造,创新教学模式,丰富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体育技能、培养体育精神,让这份精神一届届薪火相传。


      上一条:【校友专访】陈芸芸 |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下一条:【校友专访】赵江霞|朝霞白日,搴芷揽荃


      【关闭】

    校址:绍兴市越城区城南大道900号  |  邮编:312000  |  电话:0575-88342095  |  传真:0575-88315325
    浙ICP备07005811号  |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