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学工作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学院领导
    • 机构设置
    • 百年师范
  • 师资队伍
    • 小学教育系
    • 心理学系
    • 学前教育系
    • 体育系(公共体育教学部)
    • 荣休教师
  • 专业建设
    • 小学教育
    • 学前教育
    • 体育教育
    • 应用心理学
  • 学科建设
    • 一流学科
    • 项目申报
    • 科研成果
    • 学科建设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信息
    • 教学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教改项目
    • 课程建设
    • 教育见习实习
    • 毕业论文
    • 精品课程
    • 文件汇编
  • 党建工作
  • 学工在线
  • 社会服务
    •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 绍兴市心理学会
  • 专业认证
  • 下载专区
      ·   教师教育学院关于2025年上半年推优入团...
      ·   教师教育学院第十三期“祖楠班”拟推荐...
      ·   教师教育学院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论文(...
      ·   教师教育学院第十三期“祖楠班”拟推荐...
      ·   关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单项奖学金评...
      ·   关于2025届绍兴市优秀毕业生候选人评选...
      专业认证

      师范类专业认证知识25问(第19、20、21问)

      2021-05-14  点击:[]

      师范类专业认证基础知识

      19.师范类专业应怎样树立“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

      答:师范专业应该做好“六个对接”: 

      “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1)对接基础教育师资需求设计培养目标;

      (2)对接教育教学岗位需求设计毕业要求;

      (3)对接毕业要求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

      “正向施工”落实和评估培养效果:

      (4)对接课程目标“产出”应知应会;

      (5)对接毕业要求“产出”学习成果;

      (6)对接培养目标“产出”师范人才。

      20.师范类专业认证关注的“三个机制”健全是什么?

      答:第一个机制:质量监控机制(课程教学/教育实践/学习成果)

      第二个机制:达成度评价机制(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培养目标)

      第三个机制:持续改进机制(基于评价结果的改进)

      21.师范类专业认证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设定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对人才培养的一种社会承诺。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国家对教师教育的整体规划,切合区域教师教育发展需要,通过社会需求调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调查、利益相关方调查、专业教师与学界专家研讨,积累一手数据,在学校整体人才培养定位的框架下,结合专业自身的历史经验、优势和特色,通过科学分析与反复论证,征询相关方认同意见,然后确定并广泛宣传。 

      培养目标的内容包括服务面向、服务定位和人才规格等内容。要对师范生毕业5年左右的具体能力和表现有清晰的表述,反映师范生毕业后 5 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体现专业特色和优势,并能够为师范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所理解和认同。并要求定期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能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必要修订。评价和修订过程应有利益相关方参与。

       


      上一条:师范类专业认证知识25问(第22、23问)
      下一条:师范类专业认证知识25问(第16、17、18问)


      【关闭】

    校址:绍兴市越城区城南大道900号  |  邮编:312000  |  电话:0575-88342095  |  传真:0575-88315325
    浙ICP备07005811号  |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