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学工作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学院领导
    • 机构设置
    • 百年师范
  • 师资队伍
    • 小学教育系
    • 心理学系
    • 学前教育系
    • 体育系(公共体育教学部)
    • 荣休教师
  • 专业建设
    • 小学教育
    • 学前教育
    • 体育教育
    • 应用心理学
  • 学科建设
    • 一流学科
    • 项目申报
    • 科研成果
    • 学科建设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信息
    • 教学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教改项目
    • 课程建设
    • 教育见习实习
    • 毕业论文
    • 精品课程
    • 文件汇编
  • 党建工作
  • 学工在线
  • 社会服务
    •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 绍兴市心理学会
  • 专业认证
  • 下载专区
      ·   教师教育学院关于2025年上半年推优入团...
      ·   教师教育学院第十三期“祖楠班”拟推荐...
      ·   教师教育学院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论文(...
      ·   教师教育学院第十三期“祖楠班”拟推荐...
      ·   关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单项奖学金评...
      ·   关于2025届绍兴市优秀毕业生候选人评选...
      教学工作

      【学院新闻】行之有道,潜心育人——小学语文课堂学习设计探讨讲座顺利举行

      2023-09-13  点击:[]

      为帮助我院学子提升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能力,9月12日中午,教师教育学院邀请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莫国夫为我院小学教育专业同学开展了主题为《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探讨》的讲座。莫国夫教授就“坚守语文本质的意识”“运用学生学情的意识”“文本解读的‘知音’意识”“‘教学评’一体的意识”“单元的‘整体’意识”“‘关键能力’的联系意识”“‘学习支架’的研磨意识”七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讲座伊始,莫老师从语文课堂学习的基本要素“学习内容”“学习路径”“学习文化”入手,向同学们介绍了语文课堂学习设计的基本逻辑:课堂以学习为中心,学习设计的原点是“学生如何学,会更好”。接着,莫老师围绕“语文本质”对“坚守语文本质的意识”这一内容展开讲解。他表示,语文本质即如何教学生准确得体地运用语言,语文课堂设计要理解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内涵及关系,其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新”四部分。其中,莫老师借《小英雄雨来》《最后一课》两篇课文的内核,强调了“语言”对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又通过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语言实践”“语感”“具体语言情境”等关键词的讲解,强调了“语言运用”能够培养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产生深厚感情这一重要意义。

      接着,莫老师具体阐释了“运用学生学情的意识”这一内容。他提出,好的学习内容的设计需要语文学科逻辑、学生学习心理逻辑、教材逻辑、学情逻辑四个方面的融合。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精准教学,站在学情的二元视角理解“公共学情”与“个体学情”、“静态学情”与“动态学情”。所谓教育就是儿童研究,教师要迷恋学情,学生往往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原初学习体验,学会区分“什么是学生自学能懂的”“什么是学生自学不懂的”“什么是学生以为懂而事实上是不懂的”,他以《珍珠鸟》一文为例,教导师范生们要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从初步理解到深层理解,主动看到文字背后的秘密。

      而后,莫老师向解释了“文本解读的‘知音’意识”。他从巴金的《繁星》一文入手,提出了文本解读的三重视角:普通读者、语文教师、普通学生。他表示,多视角意识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教师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他强调了文章的客观教学价值,通过引导学生从理解“写什么”到明白“怎么写”“怎么读”,实现教材内容的教学化。他更鼓励师范生们关注文本的文体价值,从文体读懂文本的表达边界读懂文本价值。

      此外,他从一堂课的基本要素“学习目标”“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三要素引出了“‘教学评’一体的意识”。他先借“教是为了不教”阐释了其内涵,再用游戏等级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呈现了“教学评”一体何以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站在“学”的角度,“教学评”一体能够聚焦学习目标、减少学习认知负荷;站在“教”的角度,“教学评”一体则能内控资源耗散、形成教学系统闭环。同时,莫老师阐述了“单元的‘整体’意识”与“‘关键能力’的联系意识”的内涵。他表示,单元是语文教材系统中相对独立的小系统,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单位,教师要通过“分析助读系统”“分析课文间的关联”“厘清各板块之间关系”等方法来理解“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的逻辑。教师还要运用不同方法、个性化培养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把事情写清楚”关键能力。

      最后,莫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学习支架’的研磨意识”。针对如何设计语文学习“支架”这一问题,他以《金色的鱼钩》为例,教导师范生们要学会“分步走”,运用自身经验设计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同时,莫老师还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他表示,“倾听”能保障深度学习的发生,建设课堂学习文化的逻辑,并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深度联结,他鼓励师范生们多用眼睛和耳朵参与教学,把全班所有的学生装进自己的关注范围。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畅所欲言,莫国夫老师通过专业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断延伸,回答了同学们的疑问,给予了详细且宝贵的意见。通过本次讲座,我院学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获得了许多教学经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我院师范生都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潜心从教,厚积薄发!

      供稿:王力可


      上一条:【学院新闻】学院顺利召开2020级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本科生实习动员大会
      下一条:“永远学做班主任” —— 一个班主任走向美好的教育生活


      【关闭】

    校址:绍兴市越城区城南大道900号  |  邮编:312000  |  电话:0575-88342095  |  传真:0575-88315325
    浙ICP备07005811号  |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