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学工作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学院领导
    • 机构设置
    • 百年师范
  • 师资队伍
    • 小学教育系
    • 心理学系
    • 学前教育系
    • 体育系(公共体育教学部)
    • 荣休教师
  • 专业建设
    • 小学教育
    • 学前教育
    • 体育教育
    • 应用心理学
  • 学科建设
    • 一流学科
    • 项目申报
    • 科研成果
    • 学科建设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信息
    • 教学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教改项目
    • 课程建设
    • 教育见习实习
    • 毕业论文
    • 精品课程
    • 文件汇编
  • 党建工作
  • 学工在线
  • 社会服务
    •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 绍兴市心理学会
  • 专业认证
  • 下载专区
      ·   教师教育学院关于2025年上半年推优入团...
      ·   教师教育学院第十三期“祖楠班”拟推荐...
      ·   教师教育学院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论文(...
      ·   教师教育学院第十三期“祖楠班”拟推荐...
      ·   关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单项奖学金评...
      ·   关于2025届绍兴市优秀毕业生候选人评选...
      科研成果

      我院心理学系范志光副教授在BMC Public Health上发表学术论文

      2024-03-04  点击:[]

      近日,我校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系范志光副教授在BMC Public Health(中科院2区top,IF=4.5)先后发表题为“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evaluation of the stigma of loneliness scale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186/s12889-024-17738-0)”和“The effect of parental regulatory focus on the loneliness stigma of college children(文章链接:https://bmcpublichealth.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89-024-17714-8)”的两篇论文。

      在第一项研究中,将孤独污名量表(Stigma of Loneliness Scale,SLS)翻译为中文,并在我国大学生人群中考察了其信度和效度。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第二项研究对470名大学生及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父母调节定向对大学生子女孤独污名的影响,并分析了父母孤独污名和子女调节定向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从个体、夫妻和亲子间更好地理解调节定向与孤独污名的关系。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心理学系范志光副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张玢和陈日副教授分别为通讯作者。


      上一条:我院心理学系教师在Nature旗下期刊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发表学术论文
      下一条:我院周建平教授在《黑龙江高教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关闭】

    校址:绍兴市越城区城南大道900号  |  邮编:312000  |  电话:0575-88342095  |  传真:0575-88315325
    浙ICP备07005811号  |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