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文理学院大脑、心智与教育研究中心、教育与心理学院心理学系王臣副教授在国际心理学权威期刊EducationalPsychology(SSCI收录,JCRQ1,中科院二区,IF=2.57)发表题为Deliveryofteacherhumouranditseffectsonstudents’class-relatedboredom:amultilevelstudyinmiddleschools的学术成果(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80/01443410.2025.2533895)。该研究揭示了教师幽默表达与学生课堂无聊之间的复杂关系。


研究基于教学幽默处理理论(InstructionalHumourProcessingTheory,IHPT),通过对8所中学的40名教师和1365名学生的多层数据分析(multilevelanalysis),发现教师自我报告的幽默(teacherself-reportedhumour)与学生感知到的教师幽默(students’ perceivedteacherhumour)之间存在差异,尤其是相关幽默(relatedhumour,即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幽默)的表达与感知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通过对三个多层模型的比较分析,进一步发现学生感知到的相关幽默能显著降低课堂无聊,但若教师表达的相关幽默被学生知觉为无关幽默,反而会增加无聊。研究强调,教师幽默是一种可培养的教学技能,建议通过针对性培训提升教师幽默表达的准确性,增强其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从而有效改善课堂氛围和学生参与。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我院心理学系王臣副教授,我校大脑、心智与教育研究中心为第一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员兰晓宇为通讯作者。我院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在读研究生戴群森、心理健康教育硕士毕业生(现福州高新区美术中等职业学校心理教师)吴双英,浙江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师周超,心理健康教育硕士毕业生(现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研究生)聂伊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黄倩倩也共同参与了该研究。
本研究受以下课题基金资助:2024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培育课题(引进人才团队支持)子课题(24YJRC11ZD-1YB),2023年度教育部青年基金(23YJC710134),2021年度浙江省社科规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课题(21GXSZ008YB),2022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Y202248445)。
文字:王臣
审核:郑雷、陈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