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服务 >>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 正文

越城区2025年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级资格证书培训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25-09-20    点击次数:

依据越城区教育体育局及教师发展中心的年度工作部署,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级资格证书培训于8月26-27日,9月12-13日、19-20日在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小学顺利举办,来自越城区中小学、幼儿园的近300名教师参加此次培训。本次培训围绕教师自我成长、家校协同、学生发展规律及师生沟通技巧等关键领域,系统设置了系列课程,并邀请多位资深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进行授课。整个培训组织有序、内容充实,为越城区培养了一批具备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能力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推动了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

8月26日上午,绍兴文理学院教师与心理学院副院长高奇扬,越城区教体局教育科负责人王金俊,越城区教师发展中心心理教研员周巧英,绍兴文理学院教师与心理学院教师、本期培训班班主任代表周炜琛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上,王金俊强调,全体教师需从三方面发力:一要深化认识,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战略意义;二要学用结合,紧扣岗位实际,在解决问题中提升专业素养;三要追求实效,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应对新挑战、落实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

8月26日,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佳专家”、特级教师钟志农做了题为《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的设计》的专题报告。他系统阐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十大基本理念,从心理健康的标准入手,深入分析了教育、辅导、咨询与治疗的区别与联系。他强调,心育的根本任务是发展与预防,重点在于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在谈到心育与德育的关系时,钟老师指出二者“表里共存、殊途同归”,在实践中应推动“大心育”与“大德育”的有机融合。整场报告理论扎实、指导性强,为一线教师设计心理辅导课提供了重要参考。

8月27日上午,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心理教研员、心理高级教师苏林做了题为《中小学生厌学、拒学的预防与干预》的主题讲座,聚焦“协助困在学习里的孩子爱上学习”。他结合多例真实案例——从因校园互动受挫拒学的小学生,到因学业压力与家庭期待崩溃的高中生,让在场教师直观感受到厌学拒学问题已覆盖各学段,需重点关注。他强调,解决问题的核心是“读懂孩子”,满足其安全感、归属感与自尊需求,还分享实操方向:学校可推行个性化教学与心理辅导课程,家庭可通过正向认可、赞美贴等方式传递支持。此次讲座为一线教育者提供思路,助力校家社协同,帮孩子重燃学习热情。

8月27日下午,嘉兴市中小学名教师、浙江省学校心理教师督导师张国娣做了题为“教育中的心理学”的专题报告。她提出“教育是育人工程,育人先要育心”的理念,强调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和健全人格。她通过生动讲解“认知失调理论”“罗森塔尔效应”等经典心理学原理,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这些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引发了在场教师对教育心理学的浓厚兴趣。她鼓励教师们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将心理育人理念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引路人。

9月12日上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医生钱磊开展《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发展与干预策略》讲座,面向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解析心理问题并传授干预方法。他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核心是“有处理痛苦的能力”,并结合情绪调节、心理弹性等标准解读,强调孩子“现实与理想自我”差距过大易生冲突。他结合案例说明ADHD、焦虑抑郁等问题的表现,如ADHD的“走神拖拉”非“顽皮”。干预上,他建议学校拆分任务助ADHD孩子专注,家庭避免传递负面情绪、多用具体表扬,发现孩子异常及时沟通或寻求专业帮助,为守护孩子心理健康提供指引。

9月12日下午,诸暨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斯怡安开展了题为《大心育理念下的育人工作》的主题讲座。她首先为在场教师厘清“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核心区别,随后引入“大心育”概念并解读其内涵,着重强调教师需先“读懂孩子”,方能为其积极幸福的人生筑牢根基。她结合自身宝贵的工作与生活经验,通过一个个鲜活典型的案例,以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方式阐释幸福的真谛,要通过“眼中有人、眼中有孩子、眼中有学生、眼中有关系”四个维度,真正走进孩子内心、读懂孩子成长需求,助力他们把握成长拔节之机,以亲体力行深刻诠释了“爱的教育”的内涵。

9月13日上午,杭州市西湖区心理健康教研员黄克华做了题为《教师心灵成长的历程》的专题报告。他从“面相手相与身心健康”的生动比喻切入,引导教师认识到“人生的苦相长在脸上,身心的健康刻在手上”,并提出面对问题应遵循“面对、接受、处理、放下”的积极态度。随后,黄老师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心理测试游戏,系统阐述了教师心理成长的四个阶段:“从”(认识自己、相处他人)、“容”(先容己再容人)、“淡”(感情淡如水、处事淡然)、“定”(淡定入定)。

9月13日下午,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心理健康教研员徐伟英做了题为《教师的心理压力与情绪管理》主题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她用观察图案进行压力测试来引出话题,结合具体的案例及视频《你幸福吗》使老师们了解压力内涵及压力与情绪之间的联系。她指导教师认识基因与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在工作中要理解学生,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在面对生活事件时,我们可以尝试运用积极心态应对压力,将颜施,身施,言施,心施和眼施相结合,努力做到自我关怀,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9月19日上午,绍兴市上虞区心理教研员陈艳做了题为《掌握沟通艺术,构建和谐关系——教师必备沟通技巧》的专题报告。她通过“学生时代最喜欢的老师”互动提问,引导教师们反思有效沟通的特质。她系统剖析了新教师常见的四大沟通困惑,并重点讲解了三大核心沟通原则:运用“黄金圈法则”(Why-How-What)激发共鸣;通过“认知共情”与“情感共情”深度理解对方;采用“非暴力沟通”聚焦事实与解决方案。她特别强调“赋能性表扬”与“指导性批评”的差异,指出沟通的本质是“先解决‘心’的问题,再解决‘事’的问题”。整场讲座案例生动、策略实用,为教师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与家校关系提供了系统可操作的方法。

9月19日下午,嵊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春君主持开展了C证面试流程与应试技巧培训,助力教师提升面试应对能力。她从面试前期准备、流程环节等方面详细介绍了C证面试全流程。同时,周老师还就各环节要点进行强调,比如自我分析要清晰展现对相关内容的认知,心理辅导活动方案设计与讨论要逻辑严谨、具有可操作性,帮助教师提前做好准备。

为期6天的心理健康教育C 证培训已圆满落幕。这不仅是一次专业知识的系统充电,更是一场唤醒教育初心的心灵对话。从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的深度解读,到学生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的实用技巧,从师生沟通策略的场景演练,到自我心理调适方法的分享交流,每一个环节都让参训教师收获颇丰。

校址:绍兴市越城区城南大道900号 | 邮编:312000 | 电话:0575-88342095
二维码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