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的心育素养和问题处置能力,2025年10月10日,由嵊州市教体局、嵊州市进修学校及绍兴文理学院组织的嵊州市2025年心理健康教育B级资格证书培训在嵊州市爱德初级中学正式开班。
本期培训学员共263人,以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德育干部为主。嵊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周春君老师,绍兴文理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办公室主任陈煜雯老师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绍兴文理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本次培训班班主任赵佩琼老师主持。
陈煜雯代表培训承办方——绍兴文理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向出席开班仪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并寄语大家把握学习机会,提升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周春君具体阐述了本次培训班举办的目的、意义,以及培训内容安排。她鼓励参训教师珍惜学习机会,不仅要通过B证考核,更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实践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赵佩琼强调了本次培训学习的纪律要求和相关注意事项。本次培训为期7天,培训系统整合多方资源,内容涵盖心理辅导理论素养与实践操作两大模块。为保障培训质量,主办方特邀省内外高校专家、正高级心理教师、地市教研员及医院专科医生组成授课团队,旨在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课程设置,着力构建专业化、本土化的心理教师发展平台。全面提升参训教师在心理辅导方面的理论水平与实操能力,为推进区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10月10日培训邀请了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研究员董一胜老师为全体学员带来了《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诊断》专题讲座,为参训教师科学识别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框架与实用的操作指南。讲座伊始,董老师借“风动、幡动还是心动”的经典之问,深刻点出心理观察工作中的核心挑战:教师的“看见”往往受自身经验与预设影响。他强调,专业识别的第一步是打破“自以为慧”的认知惯性与“眼见为实”的经验主义,以开放、探究的“好奇心”代替主观的价值判断。随后,董老师进一步解释了自我校正的概念以及心理过程,强调主观的价值判断给人们带来的影响。董老师以其富有感染力的互动,瞬间点燃了全场老师的热情。他巧手搭建了一座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让知识在亲身体验中变得火花四溅,深入人心。整场讲座既有哲学层面的思辨启发,又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支撑,更提供了落地的识别方法,有效提升了教师们对心理问题的洞察力与鉴别力,为后续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下午,董老师从脑科学基础出发,系统阐释了压力对个体决策品质的影响机制。具体分析了慢性压力如何削弱基底外侧杏仁核—背内侧纹状体通路的灵活性学习功能,从而使人在压力状态下难以调整不适行为,陷入固定反应模式。这一科学视角为教师理解学生在压力下的行为表现提供了深层理论依据。董老师进一步引入“失灵的‘情绪刹车’”这一核心概念,并指出长期焦虑会损害前额叶皮层的调控功能,导致情绪调节能力下降,难以有效抑制恐惧与冲动反应。这一生动比喻,使抽象脑机制变得直观可感,加深了教师对学生焦虑状态背后神经机制的理解。在理论剖析基础上,董老师也提出了缓解压力的积极路径。他强调,“慢下来,思考人生意义”通过引导个体重新调整认知模式,有助于从根源上改善心理状态。

10月11日,培训邀请了绍兴文理学院副教授范志光老师为全体学员带来了《从“怎么看”到“怎么做”——教师应对心理危机的“五步法”》专题讲座。本次课堂围绕学生心理问题展开,讲解了沟通方式、心理咨询案例启发、倾听学生的层次及危机事件倾听要点,为各位学员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心灵风暴。课程伊始,范老师介绍了目前全球学生心理问题及自杀率呈上升态势,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低龄化趋势,一线老师非常有必要掌握基本的心理问题诊断和咨询的基本技巧。随后,范老师围绕处理心理危机的五步法进行详细展开,包括倾听原则,老师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问题,与学生聊天应听症状、深层原因和成长点。发生危机事件应兼听则明,听取当事人、家长、授课老师、同学、好朋友等多方信息,综合判断。此次专题讲座紧密结合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的实际需求,既有对严峻现状的清晰剖析,也有 “五步法” 等可落地的实用策略,为一线教师搭建起从认知学生心理问题到科学应对危机的桥梁,对提升教师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守护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下午,范老师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结合生动的心理治疗与咨询案例,引导在场教师通过真实案例实践深入理解心理治疗相关问题,现场反响热烈,教师们均表示收获颇丰。聚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与处理的关键环节,重点讲解了学生自杀处理、材料撰写及沟通注意事项三大模块。在材料撰写方面,范老师明确要求客观部分需勾选关键内容并以“自述”形式呈现,主观部分则需言简意赅,避免多余推断;情况说明需采用三段式结构,且不得提及家庭矛盾与诊断结论,完成后需手写或当天打印电子档并签名确认;请假说明书需由家长撰写转校说明,清晰标注监护权、诊断要求及返校手续,同时需家长签字并拍照留存凭证。
此外,讲座还针对突破保密原则与沟通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指导。范老师强调,突破保密原则需提前与学生沟通探讨,仅在学生书面同意、满足司法要求、存在自杀伤人风险及未成年人遭遇受虐性侵四种特定情况下方可执行。在沟通环节,需先明确沟通目的,营造轻松交流氛围,确保学生不带着痛苦结束谈话;咨询过程中避免与学生产生肢体接触,仅在危机干预时可适当接触;谈话前需充分整理相关信息、调整自身状态并做好物质准备,保障沟通过程不被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