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世华,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武术国家一级裁判、健身气功国家级裁判、涉外一级教练员武术六段、校优秀教师,兼任绍兴市武术协会、健身气功协会副会长。自幼学习武术,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大学毕业后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1995年至今,曾老师就职于绍兴文理学院,专门从事武术教学与训练工作,致力于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武术和气功。在此期间,曾老师带领本校学生在各大武术赛事上屡得傲人成绩。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浙江省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甲、丙组云比赛)上,我校武术队在曾老师的带领下,斩获男子丙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女子丙组团体总分第三名,同时在个人赛上喜获二金、三银、五铜。


玉壶存冰心,潜心育桃李
曾老师认为:习武先修身。在学生刚加入武术队时,曾老师就叮嘱他们:“来这里训练,你们要吃得起苦,才不会辜负你们的努力。”训练场上,曾老师对学生们严格要求,不厌其烦地示范动作,纠正每一个动作和眼神。如此训练常常持续到深夜,然而曾老师却能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她说:“我愿意给予孩子们我所能付出的一切。”在她的悉心指导下,训练场上,灯火通明,学生们坚守着对武术的热爱和信念,挥汗如雨,乐此不疲;赛场上,选手们辗转腾挪如虎跃,飘翻起落似龙翔,一招一式尽显中华武术魅力。
曾老师还提倡“以老带新”的教学模式。老生在取得了好成绩后,会把学到的东西耐心地教给新生,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把拼搏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传递下去。武术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体育项目,曾老师希望能把自己的技术和精神教授给学生,再由他们传授给下一届学生,薪火相传,将中华武术发扬光大。

师者父母心,桃李不言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曾老师把学生们当成自己的孩子谆谆教导。她的工作得到了丈夫王警官的鼎力支持。夫妻俩相识并共同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同体育有着深厚的渊源。王警官常常下班便赶往训练馆,和曾老师一同陪着武术队训练,并用自己体育生的经历鼓励和开导队员们,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王爸爸”。夫妻俩和队员们其乐融融的相处模式,让武术队成了学生的第二个家,“去曾老师家蹭饭”已经成为队员们下训练场后的心照不宣。许多学生在毕业后仍惦记着曾老师和王爸爸,隔三差五总要来小住几日,学生们打趣地称之为“回娘家”。
自强而厚德,传承体育魂
从教的几十年里,曾老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对我院学生未来的学习提出了一些建议。
“有志者,事竟成”,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体教学子,首先要有坚定的目标和信念,始终如一,同时要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体育锻炼对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从早到晚的严酷训练都是家常便饭,要经得起考验,才能真正掌握一项体育技能。
“规划课余生活,合理安排时间”,权衡好专业学习和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不能荒废学业,要将学习的时间进行合理规划。
“精神接力,薪火传承”,作为未来的老师,我们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层面的东西,更多的是道德上的熏陶、精神上的激励。在体育教学中还应多关注学生精神品质的塑造,创新教学模式,丰富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体育技能、培养体育精神,让这份精神一届届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