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我院“关爱小候鸟”教育帮扶团奔赴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渤海镇和毛垟乡,开展为期10天的支教调研活动。今年是帮扶团走进丽水景宁的第四年,团队成员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推出一系列特色课程,注重对当地留守儿童“爱国情怀”、“安全意识”、“艺术审美”、“劳动素质”的培养,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教育。
红星闪耀 照映童心
“尊敬国旗”是“爱国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在风景秀丽的渤海镇,志愿者们开展了一堂以五星红旗为主题的综合活动课。孩子们观看天安门升国旗仪式的视频,面对飘扬的五星红旗,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充溢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志愿者们带领学生一起走进三段五星红旗背后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都是一段追梦的故事,一段内心的坚守。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画笔,将五星红旗绘制在纸上。国旗在,家就在,孩子们的心和祖国贴的更紧了。
中国共产党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带来了一节富有创意的党徽制作课,“把胶水涂匀,按照老师的步骤贴好,再仔细地在空隙里挑选合适地红豆填上……”志愿者们一步步耐心地辅导小朋友们进行党徽制作,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成功制作一幅幅“富有生机”的作品。
《我爱北京天安门》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儿童歌曲,表达了对北京天安门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志愿者们通过带领学生们用边跳手势舞边唱歌的形式学习这首歌曲,帮助孩子们了解北京天安门这一标志性建筑,进而激发对他们国家历史和文化的好奇心,培养小朋友的爱国情怀。
谨防溺水 安全"童"行
夏季是溺水事件的高发期,且在山区尤其多发,为了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的防溺水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降低溺水事件的发生概率,志愿者们在渤海镇开展了防溺水安全主题课程。本次课程围绕溺水的急救方法、游泳的注意事项、落水的施救和落水后如何自救四个主题进行,着重介绍了心肺复苏救护和正确的施救方法,有效提高了小朋友们面临危险事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溢彩时光 艺趣童画
“小朋友们,老师手上的树叶画漂亮吗?”大自然里也藏着许多美丽与诗意,在景宁毛垟乡,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纸上生花”绘画课。通过将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树叶剪切、拼贴,一幅幅生动的树叶贴画。“纸上生花”这堂课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而且锻炼了孩子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一步感受了人与自然的融合之美。
一幅画卷一段情。“毛垟风光”绘画课则立足于毛垟乡的秀丽景色,引导孩子们用水墨画展现他们心目中的“毛垟风光”。一彩一绘中,孩子们心目中的毛垟乡跃然纸上:翠绿的山林、飞翔的鸟儿、纵横交错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屋。这堂课中,孩子们运用画笔传达了对家乡的浓浓的爱,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家乡的美丽与宁静。
以劳育德 耕耘成长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国之富强,始于劳动。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志愿者们为同学们设计了一堂“我有一双勤劳的手”主题班会活动课。老师先通过一则小谜语激发了学生对“手”的兴趣,再通过认识社会劳动楷模的手、与身边的劳动者交流等环节,让孩子们认识到是“劳动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生活,帮助孩子们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告诉孩子们要学会尊重每一位劳动者。在劳动教育绘画创作环节,孩子们在活动单上绘出自己的小手,并写上自己的手能做的事情,有计划地选择劳动打卡项目。在课堂最后,志愿者们为学生带来了一则劳动小秘诀,引导孩子们将“爱劳动”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本堂课通过各类活动增强了孩子们的劳动观念,激发了他们热爱劳动的情感,使孩子们认识到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帮扶送温暖,青春正飞扬。炎炎夏日,丽水景宁站的教育帮扶活动仍在继续,帮扶团成员们身着红色衣衫,耀眼的殷红,犹如萤火之光,张扬青春热烈的同时,也为山区的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光亮。在帮扶过程中,志愿者们每日进行总结性回顾,勤于思考与反思,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做学生希望的播种者和童心的守护人。
排版:屠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