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学工作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学院领导
    • 机构设置
    • 百年师范
  • 师资队伍
    • 小学教育系
    • 心理学系
    • 学前教育系
    • 体育系(公共体育教学部)
    • 荣休教师
  • 专业建设
    • 小学教育
    • 学前教育
    • 体育教育
    • 应用心理学
  • 学科建设
    • 一流学科
    • 项目申报
    • 科研成果
    • 学科建设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信息
    • 教学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教改项目
    • 课程建设
    • 教育见习实习
    • 毕业论文
    • 精品课程
    • 文件汇编
  • 党建工作
  • 学工在线
  • 社会服务
    •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 绍兴市心理学会
  • 专业认证
  • 下载专区
      ·   教师教育学院关于2025年上半年推优入团...
      ·   教师教育学院第十三期“祖楠班”拟推荐...
      ·   教师教育学院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论文(...
      ·   教师教育学院第十三期“祖楠班”拟推荐...
      ·   关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单项奖学金评...
      ·   关于2025届绍兴市优秀毕业生候选人评选...
      党建学工

      【教师专访】屠国平:潜心治学传经典,立德修身育桃李

      2021-09-30  点击:[]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  

      他在教学一线耕耘了三十六载  

      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  

      他带着十二届学子走过四个春秋  

      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  

      他就是今天我们要走进的人物  

      ——屠国平。  

      个人简介  

      屠国平,男,汉族,196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浙江诸暨人,教授,1986年8月入校任教。  

      荣誉奖项:全国、全省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优秀普通话测试工作者、推普工作先进工作者,浙江省第一届至第八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获多项全国师范院校教师口语教学、语言文字工作、普及普通话工作优秀论文奖,省高师院校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中华文化与经典诵读”入选省本科院校“互联网+教学”示范课堂。  

       

      身在井隅,心向璀璨    

      择一事,终一生,是屠老师的人生写照。从小对语言文字就有着浓厚兴趣的他,每天都要花一个多小时听广播,学习播音员的口语表达。“我开始工作的性质很明确,就是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确定了一个目标,就要不断砥砺前行。由于基础薄弱,屠老师就寻求各种途径参加活动和进修,“在中央普通话进修班,国家普通话测试员培训班与语言学高级学会,我拓宽了很多接触面,尤其是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学习,前辈们的授课指导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在《教师口语》这门课程中,屠老师以兴趣为基石,将口语拓展到了文化传承。读国学经典,传中华文明。在不断深入与发展中,课程思路更加广泛,教学范围更加扩大,课程前景更加广阔。《教师口语》也拓展增加了如《中华文化与经典诵读》等相关课程,像一棵幼苗,逐渐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  

       

      躬耕育人,桃李芬芳    

      12年的班主任生涯,屠老师有一套独特的班级管理准则。“一名合格的大学班主任,不是牵着学生的手走,而是指明一个方向,让他们在前面走”,屠老师如是说。在学生们遇到困难时,他会在旁边给予一定的指导,通过开展主题讲座、外出郊游等活动,给学生思想上的启迪,照亮学生人生的道路。同时,他不仅是学生前行道路上的引路人,也是学生的护航者。从半夜送学生住院到支付医疗费,从学业辅导到解决生活情感问题,从职业生涯规划到考编考研就业,都倾情倾力。他带领的最后一届小教161班考编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多,考研上岸人数也很多,被授予“十佳科研导师”的称号。  

      通过真诚、真心、真情,拉进与学生的距离,他不仅是春风化雨,启智润心的优秀班主任,还是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作为班主任,要时时刻刻关注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尽管平时接触不多,但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要了解,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交流沟通。”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毕业后,很多学生依然和屠老师保持着联系,屠老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也尽全力帮助,“我有时也会跑到他们的工作单位实地考察,甚至和他们的校领导沟通,让他们生活更顺心一点。”  

       

      国学经典,吟之诵之    

      在中华经典诵读中,可以感受到文化和历史的脉搏,故而,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们也请了屠老师来谈谈经典诵读的前世今生。为了提升全民文化自信,提升国民文化素养、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经典诵读作为国家一项工程,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被党和国家领导人和教育部关注。“2013年,我们学校是全国第一所把经典诵读变为学科竞赛的高校,这对大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2019年教育部开展中华经典诵协奖大赛,绍兴文理成绩骄人,被授予了全国中华经典诵读优秀组织单位。现如今,经典诵读已面向社会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段的人群。”  

      屠老师的“中华文化与经典诵读”,已经获批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一流课程、入选省“互联网+教学”示范课堂、建成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高校共享开放课程。谈起如何学习经典诵读,屠老师给我们指了三条道路。其一是通过学习《中华文化与经典诵读》这门全校性选修课,得到系统的训练;其二是借助高等学校在线开放共享平台,观看微视频、学习教学方法、进行平台对话;其三是参加竞赛,通过选拔和培训,让朗读、朗诵、讲解、演讲、文化文学常识五项技能得到全面提升。  

      寄语青年,展望未来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何为初心?屠老师这样谈到,“初心是对社会发展历程的了解,初心是对中华发展历史的掌握,初心是对国际社会动态的关注。”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当代大学生们要了解历史,了解中国,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砥砺品质,增长本领,与祖国同频共振。  

      不惧诱惑,不负韶华。现代诱惑太多,尤其是西方国家企图用娱乐享受的行为来消耗磨灭大学生的意志力,我们要警惕这种行为。屠老师指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心怀“国之大者”,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作为人生追求。  

      利用资源,充分学习。现代社会诱惑居多,很多学生沉迷于“掌上之屏”无法自拔,而忽略了网络上的学习资源。不仅如此,屠老师还提到,学校的图书馆、钢琴室、录播教室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要把可利用资源最大化。  

       

      初心不变,慧心长存  

      勇于开拓,乐于奉献  

      潜心治学发扬了国学经典    

      立德修身孕育着桃李万千  

      您用您的肩膀  

      挑起了学生的现在  

      挑起了国家的未来  

       

       

      invisible

       


      上一条:【人物专访】高原明“珠”,浓“旦”相宜——记我院20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桑珠、桑旦桑姆
      下一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关闭】

    校址:绍兴市越城区城南大道900号  |  邮编:312000  |  电话:0575-88342095  |  传真:0575-88315325
    浙ICP备07005811号  |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