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岁月印证着所有厚积薄发的故事。 研途漫漫,拾级而上,在行之以渐的坚持中,向心中的高峰前进,凿开云雾,答案自现。
陈俊睿,来自教师教育学院体育教育(师范)专业211班,成功考取宁波大学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本科期间,他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和实践,连续四年担任班长,认真管理班级事务,热情参与组织活动。在校期间,他荣获校级综合二等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及院级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明智择校,策略制胜
大一刚入学,陈俊睿就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体育专项能力上并无突出优势,于是他决定把考研当作突破自身短板、实现自我提升的重要选择,并选择宁波大学体育专业作为努力的目标与方向。在谈及择校经验时,他向学弟学妹们建议:“可以先确定几所自己感兴趣的意向院校,然后着重去查阅这些院校初试的参考书目以及复试的报录比。”此外,他还特别强调,不同院校的参考书目存在差异,而且初试专业课的给分标准也可能有所不同,需要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综合考量和权衡。

科学统筹,张弛有度
陈俊睿认为,备考时合理分配不同科目的学习时间至关重要。他分析当前考试趋势指出,公共课英语和政治的难度未来会逐步提升,命题愈发灵活,更注重考察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和综合能力,因此不能期望速成。
他结合自身经验,详细介绍学习规划。从4月开始,他始终坚持每天清晨固定两小时英语学习时间,雷打不动,着重研究历年真题。他从阅读理解、小题型、完型填空等核心题型入手,逐步攻克难点。陈俊睿特别注重词汇积累的重要性,他推荐使用手机应用或纸质词典背单词,每日背诵量控制在100-150词,并根据个人进度灵活调整,关键在持续积累。
他选择政治名师的课程资料,配合在线课程和肖1000题,系统夯实理论基础。“到了11月、12月,可以重点做肖四、肖八以及其他模拟卷。我看的是张修齐老师的课,对我梳理知识框架很有帮助。”
专业课方面,陈俊睿从四月份开始研读教材,面对专业课内容繁杂、记忆容易遗忘的挑战,他坚持反复背诵,强调“心烦的时候,也要继续坚持,因为坚持是考研最重要的东西。”
他认为备考过程是对耐心的磨炼,称考研是场长跑,需要平衡心态与体力。他主张张弛有度的学习策略:“学累了就要休息,每周给自己1-2天调整期。”陈俊睿强调,考研不是短期冲刺,努力与心态同等重要,适当的放松能显著提升学习效率。

调适心态,淬火成钢
陈俊睿坦言,冲刺阶段的11月、12月是压力最大的时期,当时,身边同学陆续考编上岸,而他的考研结果仍悬而未决。陈俊睿选择主动释放压力而非硬扛,不强迫自己在情绪低谷时继续刷题,而是暂停学习去做能让自己放松的事,用最朴素的方式缓解焦虑,比如约同学打篮球,去街头小店享受一顿美食,或者散散心放空思绪,等找回平稳心态后再继续投入战斗。
回顾整个考研过程,陈俊睿最大的收获是“真正懂得了如何为自己而学”。与中考、高考时在老师的监管和督促下学习不同,考研是他自己选择的道路,从选择考研、确定院校,到主动制定计划、查漏补缺、调整状态,每一步都靠自我驱动,每个决定都需要自己负责。这段经历使他蜕变成为更自律、更有执行力的人。他认为,考研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场对意志力的考验。

学长寄语
既然选择好了就全力以赴吧,考研绝非逃避考编与就业的借口,选择了就一定要走到底,不要轻易放弃。
供稿 |陈子萱 丁逸秋
审核 | 徐嘉穗
终审 | 杨军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