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学工作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学院领导
    • 机构设置
    • 百年师范
  • 师资队伍
    • 小学教育系
    • 心理学系
    • 学前教育系
    • 体育系(公共体育教学部)
    • 荣休教师
  • 专业建设
    • 小学教育
    • 学前教育
    • 体育教育
    • 应用心理学
  • 学科建设
    • 一流学科
    • 项目申报
    • 科研成果
    • 学科建设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信息
    • 教学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教改项目
    • 课程建设
    • 教育见习实习
    • 毕业论文
    • 精品课程
    • 文件汇编
  • 党建工作
  • 学工在线
  • 社会服务
    •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 绍兴市心理学会
  • 专业认证
  • 下载专区
      ·   教师教育学院关于2025年上半年推优入团...
      ·   教师教育学院第十三期“祖楠班”拟推荐...
      ·   教师教育学院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论文(...
      ·   教师教育学院第十三期“祖楠班”拟推荐...
      ·   关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单项奖学金评...
      ·   关于2025届绍兴市优秀毕业生候选人评选...
      党建学工

      【人物专访】十佳大学生黄楚皓:铁骨戍国土,赤桨跃沧浪

      2025-05-14  点击:[]

      黄楚皓,来自教师教育学院体育教育(师范)214班,退伍军人,十佳大学生、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一等奖获得者、第二十届“卓越奖学金”一等奖获得者,曾斩获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男子丙A组龙舟直道竞速100米亚军。

      多重身份交织,勾勒出他独特的青春轨迹。从高原雪线下的军营到充满活力的大学校园,从扛枪戍边的边防战士到挥桨逐浪的龙舟队长,他以军营锤炼的坚韧意志为底色,在不断蜕变中突破自我。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故事,看一名文理青年如何用信念与汗水书写无悔人生。

      军营淬火,锤炼品格

      初入军营时,黄楚皓因体育专业背景自诩体能过人,然而,新兵班长的硬核示范给了他当头一棒:双杠臂屈伸200个一口气完成、单杠引体50个如家常便饭。“那一刻,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人外有人。”他回忆道。这次经历让他变得谦逊,也成为了他成长的起点。

      在服役期间,黄楚皓深刻领悟到了责任的真谛。在部队里,无论是枪支弹药、床铺被褥,还是营区里的一草一木,都有专人负责,这种严格的纪律让他明白了担当的意义。2020年对印专项任务启动时,他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支援前线。肩负着五六十斤重的物资,从海拔4300米的雪线出发,沿着陡峭山路一路攀登至海拔5019米的驻扎点。这一选择背后,是他无限的忠诚和赤诚的家国情怀——“祖国若有难,吾辈作前锋!”

      军营带给他的影响不止于此。他坦诚地表示,曾经的学习更多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而军营生活彻底重塑了他的学习观念,让他认识到学习需要主动探索。退伍重返校园后,尽管已两年未接触文化课程,他凭借在军营中培养出的自律与坚韧,不仅迅速弥补了学业上的差距,还凭借优异成绩获得了多项奖学金。黄楚皓感慨道:“所学的一切知识,终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发挥作用,形成完整的教育循环。”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求知的转变,让他摒弃了浮躁,沉淀出了稳重与坚韧的品质。

      卸甲归学,信念为帆

      脱下军装重返校园,黄楚皓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艰难蜕变。在部队,作息号令与行动指令构筑起生活的秩序;而在大学,没有晨起号角催促起居,没有军令规划日程,甚至因两年学业空白而感到学习吃力。他坦言:“刚退伍时非常不适应,一度像无头苍蝇般迷失方向。”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他在课余时间积极尝试了许多新的领域,最终他决心加入龙舟这一传统体育运动的领域中。

      作为队长,他带领队员们晴天在水上精研桨法,雨天在力量房打磨动作;暑假留守校园,顶着40℃高温在风则江进行实战拉练;寒假与队友异地同步,通过视频互相监督完成体能训练。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下,九百天的奋斗,从预赛垫底到勇夺亚军,黄楚皓将龙舟队的成功归结于两点:信念与苦功。

      他说:“龙舟这项运动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其内涵是团结奋斗,整齐划一的船桨,是我们突破自我,取得成绩的利剑。”全国赛前的一场训练赛中,他们仅划出两枪便遭遇淘汰,士气跌至冰点。回到校园,黄楚皓迅速组织动员,带领团队开启自我加压模式:全体成员凌晨五点起床投入加练,练习结束后,他召集大家逐一复盘动作细节,精准优化技术漏洞。两个月的高强度加训,让团队在失败中磨砺韧性,于反思中重塑协作。

      正式比赛日,整齐的船桨如钢铁利剑划破水面。他们从预赛倒数第四的位置起步,在江心击水三千尺的拼搏中,硬是一枪一枪杀入决赛。经过三天三夜的激烈角逐,他们在百余支队伍中突出重围。这一刻,距离绍兴文理学院龙舟队上一次登上全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领奖台,已经过去了整整八年。“信念是走向成功的路标,扎扎实实的训练则是走向成功的动力。”黄楚皓感慨道。

      支教悟教,体育塑魂

      支教期间,黄楚皓对体育教育有了更深的体悟。他说:“体育的核心在于实践,书本上的所谓水平分级,仅是他人经验的抽象总结。”于是,他拒绝照本宣科,转而聚焦学生实际需求。通过精准分析学生的能力现状,他提出:“体育课是否成功,关键看学生是否能在安全、快乐的氛围中有所收获。”他引入游戏化教学,将体能训练转化为充满欢笑的挑战;反复调试训练强度,力求达到“最佳负荷”——既能充分激发潜能,又避免消磨学生热情。他坚信,体育教育的真谛在于帮助每个孩子发现运动的乐趣,而非空谈理论。这份在支教中沉淀的深刻认知,进一步坚定了他未来投身体育教育事业的决心。


      学长寄语

      树立目标,为之奋斗。

      强健体魄,开心就好。


      供稿|陈子萱 丁逸秋

      审核 | 石峻华

      终审 | 杨军木


      上一条:【人物专访】徐天宇:丹心映学途,志远自奋楫
      下一条:【人物专访】十佳研究生崔慧敏:热爱平跌宕,坚持破重嶂


      【关闭】

    校址:绍兴市越城区城南大道900号  |  邮编:312000  |  电话:0575-88342095  |  传真:0575-88315325
    浙ICP备07005811号  |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